
- 作 者:于海著
- 出 版 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60874951
- 标注页数:212 页
- PDF页数:22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8 ≥21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社会空间理论源流及辨析 1
一、列斐伏尔:空间生产 1
二、马西:从地理上思考 7
三、苏贾:社会存在的空间性 12
四、空间性(社会空间)想象 21
五、作为社会空间的上海街区 24
六、田子坊更新的空间能力 29
七、上海城市更新的绅士化辨析 32
第二章 从上海空间历史发现上海人 37
一、上海人及乡下人 38
二、租界及上海人 41
三、社会主义改造及上海人 43
四、上海人心智地图的“上海” 45
五、老上海怀旧是精英主义的而非普通人的城市认同 48
第三章 上海崛起的空间品格 51
一、上海崛起的地理逻辑 51
二、革命与工业化的空间路线 53
三、全球城市的空间战略 55
第四章 上海内城更新的空间叙事 60
一、20世纪80年代城市改造:体制内的探索和努力 60
二、上海1992:从经营土地到经营空间 63
三、新天地的示范和超越:从经营历史空间到创造人文社会空间 67
第五章 上海商街的前世今生 73
一、上海商街的前世今生 73
二、新旧“居改非”辨析 84
三、田子坊商街:基于社区脉络的集体创业 86
四、民星路商街:移民的落脚社区 103
五、结论 113
第六章 田子坊实验的权力之争与模式之争 119
一、从体制内尝试突破旧城更新主导模式的“田子坊”实验 119
二、从文化产业的象征权力到旧城更新的话语权 123
三、中国城市更新主导模式要点 126
四、“田子坊”的核心话语:将社会原则带回旧城更新 128
第七章 田子坊空间的三重社会命名 135
一、布迪厄的社会命名和分类的理论 136
二、田子坊空间的三重命名 138
第八章 汽车社会的空间正义和路权平等 147
一、上海崛起有赖于交通 148
二、汽车社会的空间正义和交通秩序问题 151
三、空间生产与路权安排 158
第九章 公园晨练与社会空间 165
一、空间的三元辩证与场所建构的理论 166
二、公园晨练的场所建构 169
第十章 数字经济与互动社区 177
一、数字经济的“最后1公里” 177
二、新都市化导致的空间问题 179
三、人性化空间和互动社区 182
第十一章 从空间生产到社区营造 185
一、空间生产:资本化的城市开发模式 186
二、空间发展模式的风向转变 189
三、创智农园:社区营造的实践案例 194
参考文献 203
后记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