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土壤氮素pdf电子书下载 > 农业科学
中国土壤氮素
  • 作 者:朱兆良,文启孝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34512921
  • 标注页数:303 页
  • PDF页数:31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3 ≥30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土塘氮素的含量、形态和~(15)N丰度 3

第一章 土壤氮素的含量和形态 3

一、氮素的含量和分布发 3

二、无机态氮 7

三、有机态氮 12

四、结语 23

第二章 土壤~(15)N自然丰度变异 27

一、不同土壤表土中~(15)N自然丰度的变异特征 27

二、土壤剖面中δ~(15)N的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31

三、结语 33

第二篇 土壤氮素的内智环及相联过程 37

第三章 土壤氮素的矿化和土壤氮素有效性指标的评价 37

一、土壤氮素的矿化 37

二、氮肥施用和植物生长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44

三、土壤氮素的供应 48

四、土壤氮素有效性指标和土壤供氮量的预测 52

一、铵的固定作用 60

第四章 铵的固定和释放 60

二、固定态铵的含量和分布 63

三、生物有效性 67

四、铵的固定和释放在土壤氮素肥力和氮素转化研究中的意义 70

第五章 铵的吸附和扩散 76

一、土壤对铵离子的吸附 76

二、铵离子的吸附形态 80

三、交换性铵的解吸 84

四、土壤对铵离子的缓冲性 88

五、土壤中铵离子的扩散 89

第六章 硝化作用 94

一、硝化微生物 94

二、影响硝化作用的因素 97

三、不同土壤的硝化活性 102

四、硝化作用形成的N_2O 105

五、硝化作用的动力学 106

六、硝化抑制剂 111

第七章 生物固氮作用 123

第三篇 固氮作用和氮素损失 123

一、主要的生物固氮体系 124

二、影响生物固氮的生物和环境因子 134

第八章 反硝化作用 145

一、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 145

二、土壤的反硝化势及其影响因素 152

三、水稻土中氮素反硝化损失的机制 158

四、土壤中肥料氮的反硝化损失量 164

一、氨挥发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171

第九章 氨挥发 171

二、氨挥发的测定方法 175

三、农田生态系统中氮肥的氨挥发损失 178

四、减少氨挥发损失的途径 185

第四篇 氮素管理与农业生产及人类健康 197

第十章 根际土壤的氮素状况 197

一、土壤-根界面的氮素 197

二、肥料氮在根际土壤的浓度梯度 199

三、氮肥形态对根际pH的影响 203

四、作物根系对土壤氮的吸收特性 207

第十一章 农田生态系统中化肥氮的去向和氮素管理 213

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化肥氮的去向 213

二、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增产效果的技术途径 228

第十二章 有机肥料氮的转化以及有机-化学氮肥的综合管理 250

一、有机肥氮的转化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50

二、有机肥和化学氮肥配合施用时氮素的转化和供应 255

三、有机肥-化学氮肥的综合管理 260

一、农田氮素损失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67

第十三章 农田氮素管理与环境质量和作物品质 267

二、农田氮素管理在改善作物品质和保护环境质量中的意义 278

三、农田氮素损失的控制对策 281

第十四章 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的循环和平衡 288

一、生物固氮量 288

二、收获物中氮的再循环 293

三、施入农田后肥料氮的损失 295

四、与水循环相联系的氮素收支 296

五、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氮素平衡 298

六、结语 300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