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文化与叛乱 以清代秘密社会为视角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文化与叛乱  以清代秘密社会为视角
  • 作 者:刘平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10003452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内容提要 1

导论 观察与思考 1

一 写作缘起 1

Abstract 3

二 概念辨析 4

“造反有理”辩正(代序) 6

前言·鸣谢 9

三 研究目标 11

四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五 研究方法 27

第一章 民间文化与民间信仰——中国秘密社会存在的文化土壤 38

第一节 宗教、巫术、民俗等文化现象与历代农民起义的关系 40

第二节 巫术的源流与演变 49

一 巫术的源流 50

二 巫术的原理与种类 53

三 巫术与巫医 58

第三节 宗教的世俗化及宗教异端问题 63

一 道教的世俗化与道教异端 65

二 佛教的世俗化与白莲教的出现 74

三 儒家学说中的宗教因素及其对民众、对清代秘密社会的影响 83

四 “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与清代秘密社会的关系 92

第二章 清代秘密教门的文化内涵(一)——对教门宝卷、叛乱思想的分析 98

第一节 宝卷与秘密教门的关系 99

一 宝卷出现的时间 99

二 宝卷的演变及其人民性、文学性 103

三 宝卷的种类及其性质 111

四 《破邪详辩》辩正 121

第二节 叛乱根由——秘密教门的思想信仰简析 129

一 秘密教门的“劫变”观与“八字”真言 129

二 秘密教门的“反清复明”思想 142

第三章 清代秘密教门的文化内涵(二)——巫术、符咒、禁忌、气功等现象在教门中的反映 159

第一节 教门中的巫术、魔术、法术 160

一 利用巫医之术引人入教 161

二 “出神”、“入神”——代天言事 164

三 教门仪式中的巫术倾向 166

四 教门中的魔幻之术 168

五 巫术、魔术在秘密教门叛乱过程中的作用 173

第二节 教门中的符咒、谶谣、乩语 176

一 符与咒 177

二 谶语、谣言、揭帖 186

三 占卜、扶乩、乩语 195

第三节 教门中的禁忌、戒律、隐语暗号 201

一 从中国社会的禁忌说起 202

二 教门戒律 204

三 教门誓词 206

四 教门叛乱时的纪律 208

五 教门中的隐语暗号 210

第四节 教门中的气功、按摩、武术 216

一 教门气功溯源 217

二 教门气功的修炼 219

三 教门教义与气功的结合 224

四 按摩与武术 230

第四章 清代秘密会党的文化内涵 236

第一节 歃血盟誓、江湖义气对秘密会党的影响 237

一 歃血盟誓的历史渊源及其在秘密会党中的反映 237

二 民间文化、江湖义气与会党的关系 251

三 会党的“忠义”思想批判 268

第二节 秘密会党中的巫术、宗教因素 281

一 从天地会起源传说、“请神祝文”说起 283

二 巫术、宗教、迷信因素在会党中的分类表现 291

第三节 拜把结会、分类械斗与林爽文起义 313

一 社会流动性与台湾移民社会的暴力温床 314

二 拜把结会传统的裂变 320

三 分类械斗、“义民”与林爽文起义的成败 327

结语 历史与现实之间 342

一 历史结论 342

二 历史启示 350

三 秘密宗教·会道门·邪教——“法轮功”现象的历史轨迹 354

文献参考书目 359

附图资料来源 373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