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苏)Ю.Н.什达尔斯诺夫著;马宝珊译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13217·051
- 标注页数:231 页
- PDF页数:25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6 ≥23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 录 1
第一章能源 1
§1—1石油资源 8
一、从石油的开采史谈起 8
二、通常的石油资源 10
三、特殊的石油资源 13
四、通常石油的开采前景 19
五、结论 24
§1—2 天然气资源 26
一、天然气开采历史 26
二、通常的天然气资源 29
三、自通常的天然气中开采天然气 30
四、世界天然气开采预测 33
五、特殊的天然气资源 35
六、对天然气的需求与天然气 39
资源的潜在开采量 39
七、天然气出口 40
八、结论 41
§1—3煤炭资源 43
一、煤炭开采历史 43
二、煤炭开采预测 45
三、煤炭资源与储量 47
四、世界煤炭资源及储量的估计 51
1.煤炭资源与储量的区别 51
2.石炭与褐煤 52
五、资源分析 52
六、未来煤炭开采方法与使用方法 57
七、世界煤炭贸易 60
八、煤炭在未来的作用 62
§1—4铀资源 64
一、从铀的开采历史谈起 64
二、铀资源的估计 65
1.未发现的铀资源 67
2.特殊的铀资源 68
三、钍资源估计 69
四、铀的开采 70
五、核能在电能生产中的比例 71
六、原子能发展纲要 73
七、对铀的需求 73
八、铀的供应问题 75
九、改善燃料的利用 77
十、结论 79
一、从水力资源的开发史谈起 80
§1—5水力资源 80
二、水力资源的发展 82
三、水力能源特性 85
四、影响开发水力资源的因素 85
五、水力资源的发展前景 88
六、结论 89
§1—6特殊的能源 89
一、太阳能 91
二、地热能 101
三、结论 106
四、热核能 107
第二章节能 111
§2—1 节能概念的定义 111
§2—2 节能方法 113
一、总观点 113
二、各部门的节能措施 116
§2—3 节能问题及其局限性 120
§2—4未来节能的可能性 122
结论 125
第三章研究、分析及试验装置 127
§3—1知识的重要作用 127
§3—2科研和试验设计工作及 128
试验装置的意义 128
§3—3科研和试验设计工作及 132
试验装置与本报告 132
§3—4有机矿物燃料 133
一、采煤技术的改进 136
二、石油与天然气的新产区 137
凝固石油的开采 138
三、提高石油层出油量与粘性石油及 138
四、煤的气化 139
五、煤的液化 141
六、氢的制造 142
七、电站与环境 143
§3—5核能 143
一、铀矿的勘探与开采 144
二、发展现有的热中子动力反应堆 145
三、液态金属载热质快 145
中子增殖反应堆 145
四、燃料循环 146
五、热核聚变 147
六、其他过程及研究的范畴 150
§3—6非耗尽资源 151
一、太阳能 151
二、风能 152
三、波浪能 153
四、海洋热能 153
五、地热能 154
六、生物质能 154
§3—7能量的有效利用 155
一、能源与粮食 155
二、能源与建筑物 157
三、运输系统 159
四、工业过程 161
五、结论 164
第四章 能源需求 166
§4—1能源需求的预测 166
§4—2 过去数据的外推 167
§4—3能源需求的模型 169
§4—4卡文基试验室报告 171
§4—5结果分析 178
§4—6纲要选择 181
第五章能源供应策略 186
§5—1能源需求的增长与石油及 188
天然气开采量的下降 188
§5—2能量需求与节能 188
§5—3一次能源的生产 191
§5—4环境保护条件的限制 194
§5—5石油需求与燃料的替换 195
§5—6二次能源 198
§5—7能源供应——时间问题 200
§5—8能源与经济 207
§5—9灵活的能源政策的意义 211
附录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