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楚吾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09080064
- 标注页数:322 页
- PDF页数:34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6 ≥3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蛙类养殖的发展简史、现状及前景 1
二、蛙无公害养殖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3
第二章 蛙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7
一、蛙类的分类地位 7
二、蛙类的形态特征 7
(一)外部形态特征 7
(二)内部结构特性 11
三、蛙类的生殖和个体发育 19
(一)生殖 19
(二)个体发育 20
第三章 虎纹蛙 27
(一)外部形态特征 28
一、生物学特性 28
(二)内部结构特性 29
二、生态习性 29
(一)生活习性 29
(二)食性 29
(三)生长 31
(四)生殖 32
(五)冬眼 33
三、人工繁殖 34
(一)亲蛙培育 34
(二)繁殖 36
(三)孵化及胚胎发育 40
四、蝌蚪培育 45
(一)蝌蚪培育池的条件 45
(二)蝌蚪的放养规格及密度 46
(三)蝌蚪培育的日常管理 47
(四)蝌蚪的变态 48
五、池塘养蛙 48
(一)养蛙池的条件 48
(二)放养规格与密度 50
(三)分级饲养、饲料及投喂 51
(四)日常管理 53
六、稻田养蛙 54
(一)稻田养蛙条件 54
(二)苗种放养 55
(三)日常管理 55
(三)日常管理 56
(二)苗种放养 56
(一)养蛙池条件 56
七、利用甲鱼池养虎纹蛙 56
八、生态养殖 57
(一)蛙池的条件 57
(二)日常管理 58
(三)敌害和疾病防治 60
九、越冬管理 61
十、蝌蚪及成蛙的运输 62
(一)蝌蚪的运输 62
(二)成蛙的运输 63
第四章 美国青蛙 64
一、生物学特征 65
(一)外部形态特征 65
(一)生活习性 66
二、生态习性 66
(二)内部结构特性 66
(二)食性 67
(三)生长 67
(四)生殖 68
三、人工繁殖 69
(一)亲蛙培育 69
(二)繁殖 72
(三)孵化及胚胎发育 74
四、蝌蚪培育 75
(一)蝌蚪池 76
(二)池塘准备 76
(四)日常管理 77
(三)蝌蚪放养 77
(五)蝌蚪发育变态及其在生产中应用 79
五、幼蛙培育 80
(一)幼蛙池 80
(二)放养 81
(三)前期培育 83
(四)驯食 83
(五)日常管理 84
六、成蛙饲养 85
(一)池塘养殖 85
(二)稻田养蛙 89
(三)网箱养蛙 91
(四)冬季塑料大棚养蛙 93
七、越冬保种 94
(二)越冬期管理 95
(一)越冬方法 95
八、美国青蛙捕捞与运输 96
(一)美国青蛙的捕捞 96
(二)美国青蛙的运输 97
第五章 牛蛙 99
一、生物学特性 100
二、生态习性 102
三、人工繁殖 103
(一)亲蛙池 103
(二)亲蛙培育 104
(三)产卵与孵化 105
四、蝌蚪培育 107
(一)蝌蚪的习性 107
(二)蝌蚪的培育与管理 108
五、幼蛙培育 109
(一)幼蛙池 109
(二)变态幼蛙的收集 110
(三)幼蛙的驯食 110
(四)幼蛙的培育与管理 112
六、成蛙饲养 114
(一)成蛙池的选择和设计 114
(二)成蛙半精养 115
(三)成蛙的集约化养殖 116
七、饲料 117
(一)牛蛙的营养需要 117
(二)牛蛙的配合饲料 118
第六章 棘胸蛙 119
(一)外部形态特征 120
一、生物学特性 120
(二)内部结构特性 122
二、生态习性 122
(一)生活习性 122
(二)食性 124
(三)生长 125
(四)生殖 126
三、人工繁殖 129
(一)亲蛙培育 129
(二)繁殖 132
(三)人工孵化 135
四、蝌蚪培育 138
(一)培育池 138
(二)放养 139
(三)蝌蚪的饲养管理 140
(四)蝌蚪变态期的管理 142
五、幼蛙培育 143
(一)建筑幼蛙池 143
(二)幼蛙及时收集与放养 144
(三)饲养管理 144
六、成蛙饲养 145
(一)池塘养殖 146
(二)生态围栏养殖 150
七、越冬保种 153
(一)蝌蚪的越冬管理 153
(二)蛙的安全越冬措施 154
第七章 林蛙 155
(一)外部形态特征 157
一、生物学特征 157
二、生态习性 158
(一)生活习性 158
(二)内部结构特征 158
(二)食性 160
(三)生长 160
(四)生殖 161
三、林蛙无公害生产的有关要求 162
(一)水质要求 162
(二)养殖场地环境要求 162
(五)病害防治用药要求 163
四、人工繁殖 163
(六)其他方面的要求 163
(四)饵料要求 163
(三)亲蛙、蛙种及卵团的要求 163
(一)亲蛙选择 164
(二)亲蛙运输 165
(三)亲蛙的强化培育 166
(四)人工催产 167
(五)人工孵化 169
五、蝌蚪培育 171
(一)培育池条件 171
(二)放养密度及分池 171
(三)培育管理 172
六、幼蛙培育 173
(二)幼蛙放养 174
(三)饲养管理 174
(一)幼蛙培育池 174
七、成蛙养殖 177
(一)池塘养殖 177
(二)封沟养殖 178
(三)温室大棚养殖 182
八、林蛙雌性化诱变技术 184
(一)变温诱导技术 184
(二)离子诱导技术 185
九、哈士蟆油提取方法 185
(一)鲜剥技术与干燥工艺 185
(二)干剥技术与干燥工艺 186
一、蛙类的敌害 188
第八章 敌害及疾病防治 188
二、蛙病的诊断 189
(一)肉眼观察 189
(二)显微镜检查 189
(三)免疫学诊断 189
(四)病理学诊断 190
(五)病原体的分离 190
三、疾病的预防 190
(一)蛙池的建设 191
(二)改善生态环境 191
(三)增强蛙体抗病力 191
(四)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192
四、蛙病的治疗 194
一、蛙饲料概述 207
(一)饲料中主要的营养物质 207
第九章 蛙类饲料及活体饵料培育技术 207
(二)饲料的种类 212
(三)配合饲料 214
二、活体饵料的培育 218
(一)浮游生物的培育 219
(二)水蚤的培养 219
(三)蝇蛆养殖技术 219
(四)黄粉虫养殖技术 227
(五)蚯蚓养殖技术 234
(六)蟑螂养殖技术 244
(七)蚂蚁养殖技术 248
(八)黑粉虫、洋虫、鼠妇养殖技术 252
(九)蛴螬养殖技术 255
(十)蟋蟀、蝼蛄养殖技术 259
(十一)蝗虫养殖技术 262
(十二)水蚯蚓养殖技术 265
(十三)田螺养殖技术 271
(十四)福寿螺养殖技术 275
(十五)蜗牛养殖技术 278
附录 284
附录一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 18406.4—2001) 284
附录二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4—2001) 287
附录三 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 290
附录四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1—2001) 292
附录五 无公害食品牛蛙养殖技术规范(NY/T 5157—2002) 297
附录六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1—2002) 307
附录七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 5072—2002) 317
附录八 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 322
主要参考文献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