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电影史pdf电子书下载 > 艺术
中国电影史
  • 作 者:钟大丰,舒晓鸣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04327840
  • 标注页数:226 页
  • PDF页数:23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2 ≥2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 5

第一节 最初的尝试 5

第二节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11

第三节 新文人的旧电影 16

第二章 30年代电影(1932年~1937年) 21

第一节 时代变革带来了电影的变革 21

第二节 现实主义与左翼电影剧作中的两种风格 28

第三节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34

第四节 在学习中探索 42

第五节 探索有声电影的艺术规律 52

第三章 战时与战后(1937年~1949年) 61

第一节 从延亘到重新高涨 61

第二节 “影戏”电影统治地位的确立 69

第三节 “文华”与非主流电影的艺术探索 77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年~1966年) 84

第一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 84

第二节 “十七年”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99

第三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主导样式及其它 113

第四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小结 118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年~1976年) 127

第一节 “纪要”的发表及江青对中国电影的全盘否定 127

第二节 “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及样板戏电影的摄制“经验” 130

第三节 故事片的创作情况 130

第六章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6年~1989年) 140

第一节 “恢复时期”的电影创作情况(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140

第二节 第一次创新浪潮(1979年~1980年) 143

第三节 老导演的新成就 151

第四节 中年导演的成熟 172

第五节 青年导演的崛起 199

第六节 多元化的探索 210

结束语 219

主要参考影片 223

主要参考阅读文献 224

后记 22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