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用经  突破人生的成功学智慧
  • 作 者:(清)康熙等原典;华文渊解译
  • 出 版 社:北京:长安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1750284
  • 标注页数:387 页
  • PDF页数:40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8 ≥3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卷一 用势篇 3

01.秦始皇顺势:要当历史的掌舵者 4

02.韩信利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8

03.李世民谋势:要有自己的基业 15

04.武则天夺势:明辨大局,乘时窃势 22

05.曾国藩造势:为自己打造发展平台 26

06.左宗棠待势:成功需要耐心等待 31

07.慈禧乘势:抓住时机巩固权力 36

卷二 用智篇 43

08.姜子牙钓智:小诱饵换取更大利益 45

09.韩信谋智:兵不厌诈,谋以诈立 47

10.诸葛亮激智:从对方的痛处下手 50

11.曹操诈智:处非常之世,运非常之术 54

12.魏征直智:择人择地,卖直固宠 57

13.成吉思汗奇智:把敌人变成盟友 62

14.曾国藩缓智:事缓乃圆,好从慢处来 65

15.胡雪岩商智:做生意一定要活络 72

卷三 用心篇 79

16.张良攻心:人身上最软的地方是心 80

17.刘邦耐心:危机时刻头脑要冷静 84

18.李世民宽心:放宽政策收买人心 90

19.武则天夺心:可以不要你的命,但要抓住你的心 95

20.朱元璋狠心:心如虎豹手如铁 99

21.康熙仁心:仁术治国,无敌于天下 103

22.曾国藩诚心:用自己的心换取别人的心 105

23.胡雪岩得心:感情投资回报更高 110

卷四 用才篇 119

24.齐桓公用才:是人才仇人也要用 121

25.魏文侯信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124

26.刘邦举才:只要是人才就有用 129

27.曹操求才:人才是事业的试金石 137

28.诸葛亮惜才:为人择官则乱,为官择人则治 140

29.李世民知才:人才难得更难知 145

30.赵匡胤护才:护才就是护自己 150

31.成吉思汗聚才:把能人召集到自己手下 154

32.乾隆驭才:人才要重用,但更要驾驭 159

33.曾国藩育才:人才以广收而致,以勤教而成 165

34.胡雪岩厚才:靠实惠买来人才的心 173

35.李鸿章广才:建造自己的人才库 177

36.张之洞纳才:人才是天下第一要素 183

卷五 用力篇 193

37.刘备人力:人是事业的原动力 194

38.李世民合力:非集思广益,难以求治 199

39.武则天压力:用恐怖营造高压 203

40.李勣卸力:官场中的“太极”高手 207

41.成吉思汗化力:把潜在的对手当成可用的棋子 211

42.乾隆制力:用别人的力量加强自己 216

43.曾国藩挺力:办事就要有股子倔劲儿 220

44.左宗棠集力:集他人之力成自己之事 224

45.李鸿章定力:押对宝才能赢钱 226

46.慈禧借力:实力不足可以借力 228

卷六 用己篇 235

47.吴起舍己:把自己当成诱饵 236

48.刘邦知己:知道自己的长处,才能发挥真本事 240

49.刘伯温正己:要想立得稳,先得立正心 245

50.刘墉现己:不放过任何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 249

51.曾国藩胜己:自知者智,自胜者强 251

52.左宗棠显己:让有名的人发现自己 258

53.胡雪岩信己:相信自我,敢于决断 264

54.慈禧利己:于己不利的事情绝不做 268

卷七 用忍篇 275

55.勾践辱忍:在人家屋底下,怎能不低头 277

56.韩信仇忍:何必与小人一般见识 282

57.司马懿气忍:成事大小看气量 284

58.李世民势忍:称臣纳贡又有何妨 288

59.郭子仪功忍:功劳越大越要忍 292

60.武则天媚忍:妥协是强者的必修课 296

61.康熙容忍:有天下之心才能行天下之政 300

62.曾国藩败忍:败而不馁,坚持就是胜利 305

卷八 用权篇 317

63.秦始皇集权:借题发挥,独揽大权 318

64.刘备放权:选好放心的接班人 321

65.武则天夺权:用特权夺取权力 323

66.赵匡胤收权:不流血的和平收权法 326

67.朱元璋削权:削分下权,专揽上权 331

68.乾隆专权:皇权不容他人威胁 336

69.曾国藩分权:不要把权力的刀锋对着自己 341

70.袁世凯利权:利用权力巩固权力 346

卷九 用利篇 355

71.齐桓公舍利: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356

72.范蠡弃利:该得的也不一定拿 361

73.吕不韦逐利:奇货可居,适时出手 363

74.诸葛亮共利:公平的交易对双方都有好处 369

75.赵匡胤散利:散出去利,得来了权 371

76.成吉思汗分利:用利益争取强大的奥援 376

77.曾国藩诱利:把利益当作诱饵 383

78.李鸿章争利:釜底抽薪“抽钱”与“抽油” 386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