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
  • 作 者:(日)松浦友久著;刘维治译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3252079X
  • 标注页数:285 页
  • PDF页数:30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0 ≥28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 录 1

中文版序 1

前言 1

第一章绪论·诗歌抒情结构特征 1

一、关于诗定义先行诸说 1

二、先行诸说质疑 2

三、抒情与韵律 6

四、作为确认自我的诗 9

五、诗歌抒情表现的结构特征 12

六、题材论与样式论 15

第二章李白诗歌中的谢朓形象 27

——白露垂珠滴秋月 27

一、引 言 27

二、李白言及谢朓的诗例 27

三、李白诗歌的感觉基调 29

四、李白心目中的谢朓形象 36

五、清新庾开府 42

二、离别诗的比重——同周边诸家比较 48

一、引言 48

——送别、留别考 48

第三章李白离别之吟 48

三、离别诗的两种基本类型 52

四、杜甫、韩愈离别诗创作倾向 57

五、“离别”题材及其特征 63

第四章关于李白《秋浦歌》解释的几个问题 73

——以歌行体表现功能为中心 73

一、引言 73

二、“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73

三、“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 77

四、“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80

[附]关于《秋浦歌》(其七)歌行体艺术表现功能 87

第五章李白思考形态 101

——以题材论观点为中心 101

一、引 言 101

二、盛唐时期既成的思想、宗教及其倾向 102

三、李白诗歌中的儒、道、佛题材 104

四、李白诗歌中三教相互关系 112

五、李白诗歌主要题材及其心象构造 126

六、结论 136

第六章作为诗人的自我与他人 148

——以与周边诗人交游为中心 148

一、引 言 148

二、贺知章 149

三、孟浩然 151

四、王昌龄 154

五、杜甫 156

六、贾至 168

七、其他诗人 171

八、结论 174

第七章关于李白“捉月”传说 185

——兼及临终传说的传记意义 185

一、引 言 185

二、关于“捉月”传说文献的再确认 186

三、“捉月”传说的构造与功能 189

四、诞生传说、作风传说、临终传说的系统对应 191

五、关于杜甫、李贺临终传说 195

六、结论 201

——李绝、杜律比较 208

一、引 言 208

第八章李白诗歌心象及其样式 208

二、早期文献中有关评论及其倾向 209

三、律诗、绝句论 212

四、古诗论 220

五、李绝、杜律论 223

六、结论 232

[附]出神入化的李白绝句 241

一、引言 246

第九章李白乐府诗论考 246

——以艺术表现功能完成为中心 246

二、早期文献中有关评论及其倾向 247

三、关于论述唐代乐府诗的两个前提 250

四、唐代乐府诗的艺术表现功能 252

五、李白乐府诗诸相 256

六、结论 270

跋 281

译后记 283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