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苏)黎兹尼琴柯(Ю.В.Ризниченко)著;刘光鼎译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58
- ISBN:13031·83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7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引言 1
第一章 地震观测解释方法的发展史 3
1. 时距曲线法,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3
2. 地震记录的形状、振幅和周期 4
3. 时距曲线法,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6
第二章 几何地震学的基础 9
1. 初至 9
2. 波的对比追踪 13
3. 单波的波前与相位 17
4. 反射相位的物理解释 20
5. 折射的对比追踪 23
6. 反射与折射的关系 26
7. 几何地震学原理的广义解释 29
第三章 时间场法 32
1. 时间场的微分方程式 33
2. 时间场 34
3. 广义地震时距图 35
4. 基本问题--根据已知时距图作时间场 36
5. 解答的两种形式 37
6. 论解答的存在 39
7. 多层介质 41
8. 均匀介质时间场的计算 42
9. 平面波 44
10. 球面波的折射与反射 45
11. 时间场的相互关系 50
第四章 反射波时距曲线的解释 56
1. 问题的情况 56
2. 已知速度的二层介质 60
3. 已知速度的多层介质 61
4. 速度是未知的情况 62
5. 在平面界面情况下速度V=const的测定 63
6. 在双曲线状时距曲线情况下,反射面的形状 65
7. 在非平面界面情况下速度V=const的测定 70
8. 根据反射波时距曲线系测定层速度 75
第五章 折射波时距曲线的解释 86
1. 问题的情况 86
2. 透过波的情况 89
3. 滑行波的情况 92
4. 地震辐射入射点的几何位置 95
5. 追逐时距曲线 97
6. 相遇时距曲线 99
7. 多层介质.第(n+1)层折射面的测定 101
8. 论根据折射波时距曲线测定复盖层中速度的可能性 102
第六章 井中观测时距曲线的解释 107
1. 问题的情况 107
2. 水平层状复盖介质的情况 108
3. 水平方向上不均匀复盖介质的计算 113
摘要 115
参考文献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