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侃本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2530058
- 标注页数:249 页
- PDF页数:26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8 ≥24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汉藏佛经翻译的年代比较 1
第一节 汉藏佛经翻译的开始年代 1
一、佛经在汉地的翻译年代 1
二、佛经在藏区的翻译年代 14
第二节 汉藏佛经翻译史的四个重要阶段 20
一、汉地佛经翻译史的始兴盛衰四个阶段 20
二、藏区佛经翻译史的始兴盛衰四个阶段 43
第二章 汉藏佛经翻译的队伍比较 69
第一节 汉藏佛经翻译的译师情况 69
一、汉译佛经译师 69
二、藏译佛经译师 79
第二节 汉藏佛经翻译师的派别 84
一、汉译佛经翻译师的派别 85
二、藏译佛经翻译师的派别 86
三、直译与意译的讨论 88
第三章 汉藏佛经翻译的版本比较 91
第一节 汉藏佛经翻译的卷本 91
一、汉译佛经的卷本 96
二、藏译佛经的卷本 100
三、汉译佛经的主要目录 107
四、藏译佛经的主要目录 109
第二节 汉藏文《大藏经》的版本 114
一、汉文《大藏经》的各种版本 115
二、藏文《大藏经》的各种版本 127
三、汉藏文《大藏经》所收的主要内容 139
第三节 汉藏互译佛经的卷本 149
一、汉译藏的佛经卷本 149
二、藏译汉的佛经卷本 158
三、汉藏佛经翻译的对勘 160
第四章 汉藏佛经翻译的译场组织比较 166
第一节 汉译佛经的译场组织 167
一、前秦苻坚译场 167
二、后秦姚兴译场 168
三、隋代译场 169
四、唐代译场 170
五、宋代译场 171
第二节 藏译佛经之译场组织 172
一、松赞干布时期的译场 172
二、赤松德赞时期的桑耶寺译场 173
三、赤德松赞时期的温江道宫译场 175
四、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各种译场 176
第五章 汉藏佛经翻译的理论比较 180
第一节 汉译佛经的翻译理论 181
一、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181
二、彦琮“十条”、“八备”说 184
三、大亮的“五不可翻”与玄奘的“五不翻” 186
第二节 藏译佛经的翻译理论 188
一、赤德松赞时期的《语合二章》 188
二、萨迦班智达总结的十四条原则 194
三、章嘉国师总结的藏传佛经译蒙古文时应注意的十六条原则 196
第六章 汉藏佛经翻译的实践比较 199
第一节 汉藏佛经翻译的实践总结 199
一、关于佛经版本的来源 200
二、关于佛经版本的识别 200
三、关于佛经内容的识别 202
四、关于署名 202
五、关于格式 203
六、关于复译 203
七、关于翻译规定 205
八、关于经名的结构 205
九、关于佛经的名词术语 206
十、关于佛经版面 207
十一、关于翻译内容 208
十二、关于节译 209
十三、关于命名 210
十四、关于梵文转写体 210
十五、关于译经程序 210
十六、关于章节安排 211
十七、关于经文的印刷 211
第二节 汉藏佛经互译需注意的问题 212
第三节 佛经翻译所必备的条件 221
一、人格修养 221
二、学识修养 223
三、综合修养 224
第七章 汉藏佛经翻译的其他问题 226
第一节 记录佛经的原始文字 226
第二节 汉藏佛经翻译的研究现状 228
第三节 汉藏佛经翻译的工具书 230
参考资料 233
汉藏人名对照 243
结语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