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士英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10516299
- 标注页数:230 页
- PDF页数:24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3 ≥23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解释篇 3
一、散打竞赛规则基本知识 3
(一)散打运动的发展概述 3
(二)散打竞赛规则的演变 17
(三)散打竞赛规则修改的主要内容 20
(四)散打竞赛规则修订的基本原则及发展趋势 22
(五)现行多种散打竞赛形式对散打运动的影响 24
二、现行散打竞赛规则内容及适用范围 26
(一)说明 26
(二)主要内容 26
(三)适用范围 28
(四)散打比赛的特性 28
三、竞赛场地与器材 30
(一)场地 30
(二)器材 30
四、竞赛通则 34
(一)竞赛性质 34
(二)竞赛办法 34
(三)资格审查 35
(四)体重分级 36
(五)称量体重 37
(六)抽签 37
(七)服装护具 38
(八)竞赛中的礼节 38
(九)竞赛中的有关规定 39
(十)弃权 39
五、使用方法、得分标准与判罚 40
(一)禁击部位、得分部位、禁用方法和可用方法 40
(二)得分标准 41
(三)犯规与罚规 42
(四)暂停比赛 43
六、记录方法、胜负与名次评定 44
(一)记录方法 44
(二)胜负评定 44
(三)名次评定 46
裁判篇 49
一、散打竞赛的组织 49
(一)竞赛前的准备工作 49
(二)竞赛期间的工作 52
(三)大会后期工作 53
二、裁判人员的作用与要求 54
(一)裁判员的作用 54
(二)裁判员的要求 55
三、裁判员的职责 57
(一)总裁判长的工作 57
(二)裁判长的工作 58
(三)场上裁判的工作 60
(四)边裁判员的工作 62
(五)记录员的工作 64
(六)计时员的工作 65
(七)编排记录长的工作 66
(八)检录长的工作 67
(九)宣告员的工作 69
(十)医务组的工作 69
四、散打的竞赛与裁判方法 71
(一)比赛时间的规定 71
(二)局间休息的规定 71
(三)报名级别的规定 72
(四)无故弃权的规定 72
(五)禁击部位的规定 72
(六)得分部位的规定 73
(七)用头、肘、膝进攻对方的裁判方法 73
(八)进攻反关节的裁判方法 74
(九)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摔法的裁判方法 74
(十)有意砸压对方的裁判方法 75
(十一)实力悬殊的裁判方法 75
(十二)强制读秒的裁判方法 76
(十三)知觉失常的裁判方法 77
(十四)倒地的裁判方法 77
(十五)主动倒地进攻的裁判方法 78
(十六)使用腾空腿法进攻的裁判方法 79
(十七)使用勾踢进攻的裁判方法 79
(十八)双方倒地的裁判方法 80
(十九)击中的裁判方法 80
(二十)消极8秒的裁判方法 81
(二十一)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的裁判方法 82
(二十二)下台的裁判方法 83
(二十三)双方下台的裁判方法 83
(二十四)互打互踢的裁判方法 83
(二十五)抱缠时击中对方的裁判方法 84
(二十六)消极搂抱的裁判方法 84
(二十七)犯规处罚的裁判方法 85
(二十八)相互抱缠没有进攻动作的裁判方法 86
(二十九)记分 87
五、散打竞赛的编排与记录方法 88
(一)编排 88
(二)记录 98
六、附录文件 99
关于全国武术比赛的若干规定(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99
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守则(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102
2000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补充规定(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104
考试篇 107
一、近年裁判试题汇编 107
第一类 理论试题 107
(一)填空题类 107
(二)判断题类 114
(三)选择题类 121
(四)简答题类 126
(五)问答题类 134
第二类 抽签口试题 150
第三类 录像打分考试 156
第四类 技术考试 156
二、应试辅导 157
规则篇 163
附录一 1998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163
附录二 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规则 204
附录三 中国功夫——美国职业拳击争霸赛规则 221
附录四 武术散打水上擂台赛规则 227
附录五 中国武术段位制散打晋段比赛规则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