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金属矿床普查中物探工作的最优化
  • 作 者:(苏)波罗夫柯(Bopobko,H.H.)著;张肇元,熊光楚译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3038·新200
  • 标注页数:215 页
  • PDF页数:22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6 ≥21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前言 1

1.物探工作最优化准则 1

1.1 物探工作的成效性(概念的内容) 1

1.1.1 任务的提出 1

1.1.2 地质勘探工作经济学的某些特点 2

1.1.3 普查任务变化的基本趋势 3

1.1.4 现代普查过程的特征 6

1.1.5 物探工作最优化任务 8

1.2 物探工作最优化的经济准则 12

1.2.1 普查工作产品数量的确定 12

1.2.2 最优化的经济准则 15

1.2.3 简化的最优化准则 26

1.3 在普查过程不同阶段上工作的最优化特点 29

2.物探数据的地质解释 33

2.1 解释过程概述 33

2.2 标出异常 35

2.2.1 “异常”概念的详细说明 35

2.2.2 重力勘探中基岩地形影响的估算 37

2.2.3 介质总的不均匀性的估算 40

2.2.4 划分异常的统计方法 42

2.3 深部构造模型的选择 45

2.3.1 解释的非单值性 45

2.3.2 先验模型集选择的影响 50

2.3.3 综合解释的意义 53

2.4 普查目标的识别 54

2.4.1 识别方案的内容 54

2.4.2 建立普查及评价的准则 57

2.4.3 标志信息量评价和远景综合准则的建立 67

2.4.4 目标识别效果的一般性问题 74

2.5 储量预测评价 77

3.普查目标的模拟 85

3.1 研究目标模拟的一般概念 85

3.1.1 模型的用途 85

3.1.2 模型的分类 87

3.1.3 建立模型的原则 89

3.2.1 建立及应用模型的一般方案 91

3.2 单一目标的模型 91

3.2.2 模型的内容 92

3.2.3 建立模型 94

3.3 类别目标的综合模型 97

3.3.1 建立综合模型的程序 97

3.3.2 确定目标的最终集合 99

3.3.3 标准选取的代表性 100

3.3.4 典型目标 102

3.3.5 目标的类比问题 104

3.3.6 调查方案对标准抽样性质的影响 106

3.4 类别目标综合模型的应用 109

3.4.1 数据解释 109

3.4.2 在直接找矿任务中普查工作效果的描述 112

3.4.3 预测时物探工作效果的描述 119

3.5 最重要类型矿床模拟的现状 125

3.5.1 含铁石英岩矿床 125

3.5.2 磁铁矿矿床 127

3.5.3 硫化铜镍矿床 132

3.5.4 含铜黄铁矿床及黄铁矿—多金属矿床 138

3.5.5 斑岩铜矿床 143

3.5.6 稀有金属矿床 145

3.5.7 模拟普查目标时出现问题的一般评述 149

3.6 模型的信息量 154

4.工作的最优化方法 158

4.1 最优化的基本原理 158

4.2 根据在类似条件下的工作结果,实现综合的 160

最优化 160

4.3 用离散的观测网发现目标 162

4.4 在干扰背景上发现异常 164

4.5 复杂的最优化模型 173

4.6 评价远景地段和矿点的任务 181

4.7 解决局部的地质任务 185

4.8 普查过程管理自动化的远景 191

4.9 必要资料的来源 193

结论 196

参考文献 19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