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董志强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010038015
- 标注页数:325 页
- PDF页数:33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1 ≥32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理论的危机与重建 21
第一章 对艺术与艺术作品概念的初步描述 21
第一节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对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的质疑 21
第二节 语言的日常使用和理论使用 42
第三节 对艺术概念的初步描述 56
第四节 对艺术作品的现象学描述 70
第二章 艺术作品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存在方式 79
第一节 作为生产活动的产品的艺术作品 80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历史性存在 83
第三节 艺术活动与生命活动的源初统一 93
第四节 艺术作品与意义世界的建构 104
第三章 作为商品存在的艺术作品 115
第一节 为商品正名 116
第二节 艺术商品化与机械复制的生产方式 120
第三节 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商品价值 139
第四节 艺术作品的雅与俗 150
第五节 人类生命活动的二重性:个体与类 157
第四章 接受活动中的艺术作品 163
第一节 事物的两种存在方式:客体与对象 163
第二节 世界、场所、自然 175
第三节 作为客体存在的艺术作品 191
第四节 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 202
第五章 作为符号存在的艺术作品 215
第一节 艺术符号与语言符号 215
第二节 艺术符号 229
第三节 艺术作品的超越性 238
第四节 艺术作品的永恒魅力——对马克思的问题的现代回答 243
第六章 艺术作品的内部结构 263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基础物性能工指层面 264
第二节 象:形象与意象 269
第三节 形象与“再现” 280
第四节 意象的本质 294
第五节 意境的结构分析 301
结语 艺术、生命、世界 321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