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美)M.凯伊(Kay,M.)著;胡敏译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59
- ISBN:13031·988
- 标注页数:167 页
- PDF页数:18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1 ≥16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摘要 1
引言 3
地槽的定义 3
分类 4
沉积术语 6
稳定克拉通和冒地槽 8
它们在寒武纪时的边界说明 8
图1. 现在地理上的下古生代地层带 10
插图 10
说明 10
冒地槽的持续性 14
图2. 内华达州至怀俄明州冒地槽内古生代再造剖面 16
被构造陆地制约的冒地槽 19
图3. 纽约州至威尔满州冒地槽内奥陶纪春塘统再造剖面 20
分类 21
稳定克拉通内的地槽 21
外地槽 22
图4. 宾夕法尼亚及其相邻各州外地槽内的上奥陶系等厚线图 23
图5. 宾夕法尼亚及其相邻各州外地槽内中和上泥盆系等厚线图 24
自地槽 25
联合地槽 29
内克拉通地槽的复杂性 30
地槽分类的合理性 31
小引 35
大陆边缘的古地理 35
边缘礁的学说 35
太古代原始轴的学说 36
边缘大陆的学说 38
边缘火山地槽和岛弧的学说 40
大陆边缘的地层 43
太平洋边缘--夫累则带 43
小引 43
寒武系和奥陶系 44
密西西比系 47
志留系 47
泥盆系 47
宾夕法尼亚系和二叠系 49
三叠系 52
朱罗系 55
夫累则带内的陆地对米拉德带沉积岩的影响 56
比内华连造山运动较新的地槽 58
小引 60
大西洋边缘--马果革带 60
寒武系 61
奥陶系 63
志留系 65
泥盆系 66
上古生代次生优地槽 68
马果革带内的陆地对张伯龄带沉积岩的影响 68
阿帕拉契地区的上古生代冒地槽 70
沿大西洋海岸三叠纪地堑式地槽 73
南部边缘带 73
墨西哥地槽 75
在不列颠和斯堪的那维亚的奥陶纪优地槽 76
优地槽带对冒地槽带的关系 80
优地槽带内地层的说明 82
小引 82
火山岩 82
沉积岩 83
陆地 85
优地槽带和现代岛弧 87
现代岛弧的特性 87
小引 87
岛弧与北美优地槽带的关系 88
古老优地槽带的连续性 89
优地槽带的古地理 90
小引 94
墨西哥海湾地槽 94
滨海地槽 94
大西洋海岸地槽 98
与冒地槽的相似性 98
小引 100
地槽和沉积作用 100
正地槽 101
地槽内的沉积岩 101
内克拉通地槽 103
滨海地槽 104
地槽相和前沿地相 104
沉积岩的体积及其来源 106
沉积的持续性和速度 109
地槽的迁移 115
小引 115
大陆的成长 115
地槽的继承性 116
地槽的造山运动 117
造山运动的发展 118
地槽和深成侵人体 118
优地槽带的古老性 119
大陆的起源 120
结论 123
分类和定义 125
参考文献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