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
  • 作 者:陈瑞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300031129
  • 标注页数:572 页
  • PDF页数:60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6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01 ≥57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回顾与反思 1

一、引言 1

二、现代刑事诉讼法学的产生 3

三、刑事诉讼法学的初步发展 10

四、刑事诉讼法学的转型 26

五、80年代以来的刑事诉讼法学 37

六、刑事诉讼法学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 61

第2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范畴 74

一、刑事诉讼理论范畴研究的回顾 74

二、刑事诉讼价值 82

三、刑事诉讼目的 97

四、刑事诉讼构造 115

五、刑事诉讼阶段 129

六、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137

七、刑事诉讼主体 146

八、刑事诉讼职能 160

九、刑事诉讼客体 170

十、刑事诉讼行为 178

十一、结论 188

一、证据法学的认识论基础 191

第3章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191

二、对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的反思(1) 196

三、对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的反思(2) 203

四、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的重构 212

第4章 刑事诉讼纵向构造之研究 220

一、问题的提出 220

二、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 225

三、流水作业式的诉讼构造 231

四、对中国刑事诉讼构造的反思 242

五、中国刑事诉讼构造的出路 246

第5章 刑事审判前程序之理论分析 255

一、引言 255

二、各国审判前程序之比较 257

三、中国刑事审判前程序的整体构造 266

四、中国审判前程序的主要问题 274

五、走向一体化的审判前程序 281

第6章 侦查模式之比较研究 286

一、引言 286

二、各国侦查模式之比较 288

三、中国侦查程序的特点 321

四、对中国侦查程序的反思 333

第7章 中国刑事审判之基本模式 338

一、引言 338

二、中国刑事审判程序的基本特点 342

三、新的审判程序的实施效果 361

四、新的审判程序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371

五、“审判方式改革”的局限性 392

六、中国刑事审判的出路 396

一、引言 404

第8章 刑事简易程序之实证研究 404

二、简易程序的性质和功能 406

三、简易程序中的最低公正标准 414

四、中国刑事简易程序的特点 417

五、简易程序的运作效果 424

六、对刑事简易程序的几点反思 428

第9章 普通救济程序之研究 434

一、引言 434

二、中国普通救济程序的模式 437

三、普通救济程序中存在的问题(1) 460

四、普通救济程序中存在的问题(2) 470

五、中国普通救济程序的重新设计 474

第10章 刑事再审程序之初步探讨 479

一、引言 479

二、刑事再审程序之简要比较 481

三、中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基本构造 485

四、中国再审程序的主要问题 494

五、中国再审程序的出路 500

第11章 刑事证据展示制度之比较研究 506

一、引言 506

二、英国的证据展示制度 509

三、美国的证据展示制度 520

四、意大利和日本的证据展示制度 530

五、中国建立证据展示制度的必要性 535

第12章 司法鉴定制度之研究 540

一、各国司法鉴定制度之比较 541

二、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特点 549

三、对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反思 556

四、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出路 563

主要参考书目 568

购买PDF格式(16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