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思孟,宋子良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60923232
- 标注页数:373 页
- PDF页数:38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81 ≥37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章 科学技术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9
一 技术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9
二 科学知识的萌芽 16
第二章 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的 21
古代科技 21
一 古埃及的科学技术 21
二 古代两河流域的科学技术 27
三 古代印度的科学技术 32
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38
第三章 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 46
一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46
二 古希腊的科学技术 55
三 古罗马的科学技术 61
第四章 中世纪西方的科学技术 67
一 欧洲中世纪前期科学的衰落及原因 68
三 几个问题的说明 74
二 中世纪西方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发展 74
第五章 古代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84
一 阿拉伯帝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有利因素 85
二 阿拉伯帝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90
三 阿拉伯帝国科学的特征及其地位 97
四 阿拉伯帝国科学的衰落 101
第六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学技术 102
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概况 102
二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112
三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衰落 121
第七章 近代科学产生的条件及早期发展 130
一 近代科学产生的条件 130
二 近代科学的早期发展 142
第八章 近代科学的发展 163
一 最早成熟的学科——经典力学:伽利略和牛顿 163
二 其他学科的全面发展:数学、光学、化学和生物学 170
三 科学中心的产生和转移 178
一 工业革命的背景 185
第九章 工业革命 185
二 蒸汽机的发明 189
三 蒸汽机时代技术的发展 193
四 科学技术的体制化 202
第十章 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及新自然观的确立 210
一 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210
二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 234
一 电力革命的科学基础 240
第十一章 电力革命 240
二 电力革命的技术发展 247
三 电力革命的影响及启示 252
第十二章 物理学革命 260
一 山雨欲来风满楼 260
二 对物质结构的探索 262
三 量子力学的建立 270
四 相对论的创立 276
第十三章 物理学革命带动自然科学全面发展 284
一 化学发展的新时代 284
二 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与发展 289
三 天文学的新发展 295
四 现代地学的发展 302
第十四章 新技术革命 308
一 新技术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 308
二 新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 314
三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 322
第十五章 系统科学的兴起及影响 329
一 系统科学思想的渊源 329
二 现代系统科学的兴起 335
三 系统科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影响 343
第十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350
一 科学技术研究规模日益扩大 350
二 科学技术呈加速发展趋势 353
三 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 356
四 科学技术与生产一体化 359
五 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 361
六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倍受重视 364
七 科学技术管理法制化 368
编后记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