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从主体性原则到实践哲学
  • 作 者:王义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0436173
  • 标注页数:201 页
  • PDF页数:22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2 ≥20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传统的命运 1

一、为了坚持,必须创新 2

二、创新,在现实与传统的对话中 4

三、我们视野中的传统 9

四、主体性哲学的命运 12

第一章 主体性原则的思想渊源小引 27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30

(一)人何以为万物的尺度 30

(二)从感觉主义到相对主义 34

二、“认识你自己” 36

(一)“思维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37

(二)苏格拉底的意义及局限 41

三、主体性之对象化:主体性原则演进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45

(一)苏格拉底的矛盾 45

(二)作为主体性之对象化的“理念” 47

(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体性原则演进中的必然环节 49

第二章 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53

一、历史背景 53

二、文艺复兴的意义 57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59

(二)宗教改革的意义 61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 64

(四)怀疑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 67

三、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69

(一)经验论的困境 70

(二)“我思故我在” 72

(三)“理性为自然立法” 76

第三章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85

一、科学的实践观对主体性原则的扬弃 85

(一)思想背景 86

(二)马克思的立场 88

(三)科学的实践观的革命性意义 91

二、揭开主体性之迷 94

(一)主体性的生成 95

(二)主体性的本质 105

第四章 从实践哲学的角度看 116

(一)从“万物有灵”到“人为万物之灵”:人的思维主体地位的确立 117

一、关于思维的主体性 117

(二)从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思维主体性不断发展的表征 120

(三)科学的实践观是思维主体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124

二、树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27

(一)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我中心主义” 127

(二)走出自我中心,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131

三、正确认识并自觉利用历史规律,把人从历史必然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134

(一)历史必然性观念的变迁 136

(二)历史观中的主体主义思潮 147

(三)唯物史观:必然与自由的统一 160

结束语 171

附录哲学的可说与不可说 181

主要参考文献 19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