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美的研究与欣赏  丛刊  1983年  第1辑  总第2辑
  • 作 者:《美的研究与欣赏》编委会编辑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2114·6
  • 标注页数:378 页
  • PDF页数:38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87 ≥37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美的研究 1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崛起 陆梅林 1

目录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 19

“美”的词源学研究 凌继尧 19

先秦时代“美”义的演变 赵沛霖 32

“味”——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 皮朝纲 46

*柏拉图与庄周美学思想比较 杨坤绪 64

*艺术分类之我见 克地 84

美与艺术 84

论艺术美 杨辛甘霖 103

*丑角的艺术美 李行 121

——川剧审美经验粗识(一) 132

关于艺术“写本质”的质疑 苏丁 132

摄影艺术美学谈 王世德 140

敦煌变文的美学理想 张锡厚 149

美的欣赏 157

*心灵探秘·人生探诗 吕启祥 157

意象派诗歌审美赏析 蓝仁哲 168

——《红楼探美》之二、之三 168

生生不已,光景常新 董远庭 184

——从唐人五言绝句谈审美理想 194

芙蓉出水式的“百美图” 姜耕玉 194

——《红楼梦》对女儿群像的描写 206

讽世警行,尖刻机巧 老彭 206

——民间笑话的美丑举要 216

简论钢琴音乐的美感特征 史建平 216

方寸之间,寻丈之势 王岳川 223

镶嵌装饰画的艺术美 程尚俊 226

——谈篆刻的艺术美 226

美与生活 229

人怎样才美 洪毅然 229

△失恋者与单恋者情操美的赞歌 林亚光 241

——《白夜》读后 251

面容、眼睛与心灵美 许子清 251

黑格尔论服装美 孙潜 256

初发芙蓉 马成生 260

三十一、毕达哥拉斯派论美在数的和谐 264

*《美学基础知识百题》(二) 264

《美学基础知识百题》编写组 264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印象 264

美学之窗 264

三十二、柏拉图与“美在理念”说 以上两条余朝贵执笔 265

三十三、亚里斯多德和摹仿说 269

三十四、贺拉斯和他的《论诗艺》 以上两条言午子执笔 273

三十五、普洛丁论美是神的光辉的放射 蜀舟执笔 274

三十六、圣·托马斯·阿奎那与宗教美学 子清执笔 277

三十七、达·芬奇与“镜子说” 思美执笔 278

三十八、布瓦罗和古典主义美学 281

以上两条王晔执笔 283

三十九、霍布斯与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兴起 283

四 十、夏夫兹博里与“内在感官”说 286

四十一、休谟——主观论美学的奠基人 288

以上两条张立伟执笔 288

四十二、博克论美与崇高 忠 勇执笔 291

四十三、莱布尼茨的“预定和谐”说与“天赋观念”论华 实执笔 295

四十四、狄德罗和“美是关系”说 297

四十五、鲍姆嘉通论“美是感性知识的完善” 300

以上两条雍 容执笔 300

四十六、莱辛对古典主义美学的批判 磐 实执笔 302

四十七、维柯和他的《新科学》 华 放执笔 305

四十八、康德论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苏 颦执笔 308

四十九、席勒 星 雨执笔 313

五十、歌德 赵韵执笔 317

五十一、谢林对美是“表现在有限中的无限性” 320

的论述 晓姗执笔 320

五十二、黑格尔关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丁 颦执笔 323

五十三、别林斯基与“典型”说 328

五十四、车尔尼雪夫斯基论“美是生活” 332

五十五、列夫·托尔斯泰与“情感”说 336

以上三条刘建芬执笔 336

五十六、叔本华论“美是意志的表现” 赵有声执笔 339

五十七、费希纳与“至下而上”的美学 341

五十八、立普斯与“移情说” 343

五十九、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美学 346

以上三条赵伶俐执笔 346

六十、克罗齐与直觉表现说 中 天执笔 349

西方现代美术流派简介 (二)陈麦 354

为艺术而艺术 (英)克莱夫·贝尔易 丹徐小禾译周文清校 364

悼念苏鸿昌同志 李敬敏杨甦林亚光 375

六、奥弗斯主义(1909—1914) 七、未来主义(1909— 1916

八、纯粹主义(1918— 1925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