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高铭暄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040115204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23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节 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643
一、 交通肇事罪的客体 643
第十八章 交通肇事罪研究 643
二、 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 647
三、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654
四、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 656
第二节 关于交通肇事罪认定中的界限问题 656
一、 如何理解《刑法》第133条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 656
二、 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与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661
第一节 故障伤害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669
一、 故障伤害罪的客观特征 669
第十九章 故障伤害罪研究 669
二、 故障伤害罪的客观特征 672
三、 故障伤害罪的主体特征 681
四、 故障伤害罪的主观特征 681
第二节 故障伤害罪的司法认定 682
一、 区分故障伤害罪与非罪的界限 682
二、 区分故障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的界限 683
三、 故障伤害罪与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 686
四、 几种特殊方法伤害行为的认定 687
五、 关于刑讯逼供致人伤残的认定 689
六、 共同故意伤害案件的认定 692
第一节 绑架罪概述 698
第二十章 绑架罪研究 698
一、 绑架罪的概念 699
第二节 绑架罪的概念与特征 699
二、 绑架罪的主要特征 703
第三节 绑架罪认定中应区别的界限 709
一、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709
二、 关于因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认定与处理 710
第二十一章 抢劫罪研究 712
第一节 抢劫罪的概念和特征 712
一、 抢劫罪的概念 712
二、 抢劫罪的特征 713
一、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729
第二节 抢劫罪的认定 729
二、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 731
三、 关于转化型抢劫罪(准抢劫罪)的认定 733
第三节 抢劫罪情节加重犯和结果加重犯的认定 740
一、 “入户抢劫”的人定 740
二、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认定 742
三、 “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认定 743
四、 “多次抢劫和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 744
五、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认定 744
六、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认定 744
八、 “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质”的认定 745
七、 “持枪抢劫”的认定 745
第二十二章 侵占罪研究 746
第一节 侵占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747
一、 侵占罪的概念 747
二、 侵占罪的构成特征 748
第二节 侵占罪的司法认定 760
一、 区分侵占罪与非罪的界限 760
二、 区分侵占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761
三、 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762
四、 区分侵占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765
一、 贪污罪的概念 766
第一节 贪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766
第二十三章 贪污罪研究 766
二、 贪污罪的构成特征 767
第二节 贪污罪的司法认定 795
一、 区分贪污罪与非罪的界限 795
二、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 798
三、 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800
第二十四章 受贿罪研究 801
第一节 受贿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801
一、 受贿罪的概念 801
二、 受贿罪的构成特征 801
一、 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 841
第二节 受贿罪的司法认定和刑罚适用 841
二、 受贿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842
三、 受贿罪的特殊犯罪形态 845
四、 受贿罪的刑罚适用 847
第二十五章 挪用公款罪研究 850
第一节 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851
一、 挪用公款罪的客体与对象 852
二、 挪用公款罪的客观要件 857
三、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868
四、 挪用公款罪的主观要件 871
五、 关于挪用公款数额的计算问题 872
一、 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界限 875
第二节 挪用公款罪的司法认定 875
二、 挪用公款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876
第二十六章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研究 881
第一节 滥用职权罪 881
一、 滥用职权罪的立法沿革 881
二、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争议问题 883
第二节 玩忽职守罪 894
一、 玩忽职守罪的历史沿革 894
二、 玩忽职守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争议问题 898
三、 玩忽职守罪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