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列耀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0463804
- 标注页数:277 页
- PDF页数:28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4 ≥27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困者之舞——1965年以来的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 1
第一章 特殊语境与文学书写 12
第一节 尴尬岁月 12
第二节 交织与对抗 18
第三节 想象与建构 21
第四节 集体的声音 25
第二章 我是谁:微妙的隐喻 33
第一节 主人或继子 33
第二节 记忆与遗忘 45
第三节 流浪?追寻? 53
第四节 本土爱情与华族隐喻 64
一 本土爱情 65
二 华族隐喻 67
三 叙事策略的选择 68
第三章 故乡:永远的叩问 71
第一节 隔海的“梦乡”:老一辈华人的“故乡”叙事 72
一 父亲与父亲的故乡 73
二 故乡、异乡与“船” 77
第二节 双重的家园 87
第三节 “故乡”的乌托邦色彩 99
第四章 中国:隔海的想象 103
第一节 变化中的“中国”影像 103
第二节 永远的“漂流者” 111
第三节 古典中国的意义 120
第五章 历史的映象与新世纪的探寻 131
第一节 华侨文学的坚持者 131
一 中国意识:重要特征 133
二 现实主义:主要创作手法 136
第二节 南洋离乱的历史笔记 140
第三节 转型期的华侨心态 152
第四节 新世纪文学中的“吾国吾民” 158
第六章 异族叙事:身份的建构与混杂 169
第一节 异族叙事与华族特质 170
一 异族想象的一般模式 173
二 双重肯定的言说策略 177
三 叙事中的潜在偏见 180
第二节 异族叙事与华人的“国家”认同 184
一 异族习俗叙事与华人国家认同的建构 185
二 异族叙事与华族的本土责任感 190
三 叙事话语的模式化 193
第三节 黄东平的异族叙事 196
一 异族形象的类型 197
二 异族想象的独特模式 202
三 异族意识的含混与模糊 204
第七章 都市进程与异族叙事 207
第一节 异族叙事与华人的诗意空间 208
一 乡村的诗意内蕴 210
二 乡村与原乡的叠合 213
三 乡村诗意的铸造方式 217
第二节 异族叙事与华人的文化危机 219
一 异族形象之一:文化变迁的镜像 219
二 异族形象之二:对传统的质疑 221
三 异族形象之三:传统的诗意化 225
第三节 差异叙事——可能丢失的记忆 228
第八章 女作家的边缘写作 231
第一节 写作背景与身份 231
第二节 写作意识:“家”、“群”、“和” 236
第三节 轻盈的风格 246
第四节 袁霓与简媜散文比较 253
一 乡村与童年记忆的重构 253
二 女人与男人的尘缘 256
三 佛与我的对话 258
附录1 首届印尼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文学部分综述 262
附录2 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专书一览 266
主要参考书目 271
后记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