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长城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301138564
- 标注页数:299 页
- PDF页数:31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7 ≥29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1
自序 1
第一讲 中国哲学的起源 1
一、哲学是什么 3
二、哲学本是“外来户” 8
三、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12
四、中西哲学 各具特色 16
五、为什么是春秋战国时代 20
第二讲 “照着讲”与“接着讲” 25
一、首先应当“照着讲” 27
二、怎样“照着讲” 30
三、冯先生的“接着讲” 34
四、“接着讲”的得与失 41
五、余论 50
第三讲 “三道”“十派”话人生 54
一、《人生哲学》题目之来历 54
二、《天人损益论》 56
三、中西比较以求同 62
四、一个新人生论 67
五、人生的无奈 76
第四讲 以“汉”为界说“两分” 84
一、“中国哲学史”的由来 85
二、“子学”与“经学” 92
三、《中国哲学史》的贡献 98
第五讲 最哲学底哲学 105
一、为什么是“最哲学底哲学” 106
二、《新理学》的方法 112
三、《新理学》的形上学 122
四、新理学的逻辑建构 128
第六讲 新理学的施政纲领——《新事论》 142
一、《新事论》的写作背景 143
二、中国到自由之路 151
三、《新事论》的现实意义 157
第七讲 人生的境界 167
一、从《人生哲学》到《新原人》 168
二、“觉解”的人生 172
三、心与心之理 174
四、境界的层次 183
五、“备受煎熬”的天地境界 192
六、“高明”“中庸”非两行 201
第八讲 新作应需代旧刊 207
一、难产的《新编》 209
二、旧邦新命系《新编》 215
三、抽象继承法 220
四、“共殊”一线贯《新编》 222
五、关于《新编》的总结 230
第九讲 “冯学”与“冯友兰现象” 243
一、从中国哲学史的角度以看“冯学” 247
二、从“新理学”体系以看“冯学” 260
三、关于“冯友兰现象” 273
四、“冯友兰现象”的反思 288
后记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