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江苏省地震局编
- 出 版 社: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63023402
- 标注页数:70 页
- PDF页数:8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81 ≥7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目的、意义和法律依据 1
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原则 2
第三节 时限与目标 3
第二章 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现状 5
第一节 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5
第二节 地震监测台网 6
第三节 地震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现状 21
第四节 地震分析预报系统现状 22
第三章 地震监测预报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24
第一节 地震监测预报科学技术 24
第二节 测震台网发展目标与规划 25
第三节 强震台网发展目标与规划 27
第四节 前兆台网发展目标与规划 29
第五节 流动监测网发展目标与规划 34
第六节 地震信息传递与处理发展目标与规划 35
第七节 地震分析预报科学研究发展目标与规划 35
第八节 地震分析预报技术系统发展目标与规划 37
第四章 地震监测台网 38
第一节 测震台网 38
第二节 强震台网 40
第三节 前兆台网 41
第四节 流动监测网 44
第五章 地震信息传递与处理 45
第一节 省级地震信息传输与处理系统 45
第二节 省辖市地震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 48
第三节 地震应急信息响应系统 49
第六章 地震分析预报 51
第一节 分析预报的任务和目标 51
第二节 分析预报的科学思路和工作程序 52
第三节 地震预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 55
第四节 分析预报技术系统 56
第五节 分析预报工作体系 58
第六节 地震预报意见管理 59
第七章 地震预报的社会对策 60
第一节 目的和意义 60
第二节 地震预报社会对策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60
第三节 地震预报的社会对策 61
第八章 组织实施 64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原则 64
第二节 主要任务 65
第三节 组织实施 65
第四节 人才培养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