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何君陆,吉雯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1786374
- 标注页数:292 页
- PDF页数:30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3 ≥29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卷首语 1
第一章 人的世界:是人道与天道合一的世界 1
一、人性的思考——人是物性与人性的统一 4
二、人的世界是人道与天道融洽的世界 6
第二章 中华传统文化关于天人合道的生存和发展的智慧 15
一、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产生和发展 15
二、中华传统文化天人观思想的主要内容 22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为人处世之道 26
第三章《易·传》的天、地、人观 30
一、坚持天人合德 31
二、坚持天、地、人同生、同达的生命观 35
三、《易经》的生命智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融合 36
第四章《老子》《庄子》“天地人合一”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发展观 46
一、《老子》以民为本的生态智慧 46
二、《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发展观 54
三、老子、庄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融洽 72
第五章 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天人关系”道德伦理生态观 79
一、孔子的天人关系道德伦理观是“仁” 79
二、孟子的以人为本的道德伦理观 89
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生态智慧 107
四、朱熹生命生存发展的智慧 113
五、加强道德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23
第六章 加强道德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30
一、立德是生命存在和发展之本 131
二、和谐社会首先是生命和谐 140
三、确立天地人和的生命道德思维模式 148
四、加强道德的认知与实践,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55
第七章 用爱心构建和谐社会 175
一、爱是人类永恒的伦理价值观 175
二、和谐社会是充满爱心的社会 180
三、爱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190
四、把爱国家放在首位 195
第八章 宽容善良、厚德载物 217
一、人性本善 217
二、善者厚德载物 221
三、要有水的品格和“智慧”——厚德载物 239
四、仁、义、诚、信是宽容善良的根基 246
第九章 以义为价,化育社会 249
一、义与利的关系 249
二、坚持“义利统一”的道德价值观 251
三、坚持以义为价 253
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68
后记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