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胡雪冈著
- 出 版 社: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6473276
- 标注页数:226 页
- PDF页数:24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1 ≥2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总序 1
上编 “意象”的滥觞和成熟 3
第一章 “意象”说的滥觞 3
第一节 从“铸鼎象物”说起 3
第二节 老子的“象”说 7
第三节 庄子论“言”、“意”及“象罔” 12
第四节 《周易》“立象以尽意” 19
第二章 “意象”说的孕育 31
第一节 “赋”、“比”、“兴”与《诗经》的审美意象 31
第二节 《淮南子》的“意”与“象” 36
第三节 《论衡》的“意象”说 40
第三章 “意象”说的形成 44
第一节 王弼的“意象”观 44
第二节 刘勰论“意象” 48
第四章 “意象”说的发展 54
第一节 唐人的“意象”说 54
第二节 宋人的“意象”说 61
第五章 “意象”说的成熟 66
第一节 “意象”范畴的广泛使用 66
第二节 “意象”说的演进和拓展 69
第六章 “意象”说的总结 80
第一节 王夫之的“意象”体系 80
第二节 叶燮的“默会意象之表”(附沈德潜) 90
第三节 章学诚的“人心营构”说(附纪昀等) 94
第四节 方东树的“意象分大小高下”(附潘德舆) 96
中编 “意象”的建构和形态 101
第一章 诗歌意象 101
第一节 诗歌意象的生成 101
第二节 诗歌意象的组合 104
第二章 词意象 114
第一节 词意象与诗歌意象的区别 114
第二节 词的审美意象的表现形态 118
第三章 戏曲意象 122
第一节 戏曲的人物意象 122
第二节 戏曲的场景意象 126
第四章 文章意象 129
第一节 文章意象的创造 129
第二节 文章意象的审美形态 132
第五章 书法意象 135
第一节 书法意象的建构特点 135
第二节 书法意象的审美特征 138
第六章 绘画意象 142
第一节 从“意余于象”说起 142
第二节 “成竹于胸”与“意象经营” 146
第七章 音乐意象 149
第一节 关于“乐象” 149
第二节 音乐“意象” 151
下编 “意象”的界说和辨析 157
第一章 “意象”与“物象” 157
第一节 《周易》的“观物取象” 157
第二节 “意象”与“物象” 159
第三节 “物化”思想的影响 164
第二章 “意象”与“兴象” 169
第一节 “兴象”之“兴” 169
第二节 历代各家的“兴象”说 174
第三节 “意象”与“兴象”的比较 178
第三章 “意象”与“形象” 181
第一节 从“形”、“象”及“形象”说起 181
第二节 “意象”与“形象”的异同 188
第四章 “意象”与“意境” 192
第一节 “意境”的基本特征 192
第二节 “意象”与“意境”的界说 198
第五章 “意象”与“气象” 205
第一节 “气象”的审美特点 205
第二节 “意象”与“气象”的融通交合 207
第六章 “意象”与“境象” 210
第一节 “境象非一,虚实难明” 210
第二节 “意象”与“境象”的异同及相互影响 212
第七章 “意象”与“景象” 214
第一节 “景象”的审美特征 214
第二节 “意象”与“景象”的比较 216
第八章 “意象”与“象外之象” 218
第一节 “超以象外”与“象外之象” 219
第二节 “象外之象”与“意象” 222
后记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