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陆内造山带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方法研究  以哀牢山造山带为例
  • 作 者:熊家镛,张志斌,胡建军等编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62513457
  • 标注页数:199 页
  • PDF页数:20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5 ≥19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言 1

第一章 造山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3

第一节 造山带成因理论思路的发展 3

第二节 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6

第二章 造山带1:5万区调工作中的地层研究 10

第一节 造山带的地层划分 10

第二节 构造地层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15

第三节 构造岩层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第三章 陆内造山带的岩浆岩研究 24

第一节 蛇绿岩的研究 24

第二节 造山带变形、变质花岗岩的研究 28

第四章 造山带区域变质岩与变质作用研究 31

第一节 区域变质岩 32

第二节 区域变质岩原岩恢复工作 51

第三节 变质带、变质相和变质相系的划分 55

第四节 区域变质作用类型的划分 56

第五节 变质作用期次划分与叠加变质作用的识别 60

第六节 区域变质作用的压力-温度-时间变化关系的研究 61

第七节 混合岩和混合岩化作用 64

第八节 动力变质岩及其分类 78

第五章 陆内造山带构造的研究 83

第一节 造山带构造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83

第二节 构造解析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89

第三节 构造形迹的观察与研究 90

第四节 叠加构造的观察与研究 100

第五节 韧性剪切带的研究 104

第六节 陆内造山带的主要结构样式 113

第六章 区域地质事件研究与区域地质事件序列 117

第一节 区域地质事件研究涉及的内容 117

第二节 变形事件与变质事件、岩浆活动及沉积事件的关系 118

第三节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122

第四节 区域地质事件序列的建立 124

第五节 造山带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及演化模式的建立 126

第七章 造山带1:5万区调工作程序 129

第八章 哀牢山造山带的发展与演化 144

主要参考文献 189

图版说明及图版 19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