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思想政治教育探本  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
  • 作 者:李合亮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10065489
  • 标注页数:269 页
  • PDF页数:28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0 ≥26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李毅 1

绪论 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 1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分析 1

二、学术梳理 8

三、选题的研究价值与基本思路 23

四、关于研究方法的简单说明 28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起源 31

第一节 教育:人的存在发展的方式 31

一、关于教育起源的认识 32

二、人的需要与教育的起源 36

三、教育与人的社会化 40

第二节 政治性:社会化进程中教育的自然转向 47

一、政治生活:阶级对立的产物 48

二、教育:政治的重要组成 52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利益互动的伴生物 56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源起 56

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原因分析 58

第二章 历史演进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样式与内涵研究 67

第一节 古代政治思想的教育 67

一、古代东方的政治教化 68

二、古代西方的精神教育 71

第二节 近代资产阶级国民教育制度的意识形态化 81

一、视教育为实现社会控制的政治手段 83

二、培养国民的国家利益观 85

三、强化民众的顺从意识 87

四、重视对资产阶级绅士的培养 89

五、政治知识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并举 90

第三节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无名有实”的思想政治教育 91

一、注重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观与国家意识教育 93

二、强化资产阶级道德观教育 95

三、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政治教育 97

四、强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教化 99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100

第五节 小结 109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分析 118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指向:阶级、国家与社会 120

第二节 实现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想政治教育 126

一、意识形态控制力 126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控制力 135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的社会价值 140

一、维系社会生存 140

二、推动社会发展 143

三、实现社会管理 146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分析 155

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完善:人类活动的基本立足点 157

第二节 塑造社会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 161

一、自然主义教育论 162

二、社会本位教育论 164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向选择 165

第三节 满足人的政治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之源 169

第四节 提升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的本质表现 174

一、“规约”人的类属性,提升人性 174

二、从思想上把握人,实现人的精神塑造与建构 181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86

第五章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分析 192

第一节 强化与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实践之间的巨大落差 193

第二节 工具或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此即彼” 200

一、工具化的偏执 200

二、目的性的极端 204

第三节 中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流行标签” 214

一、标签之一:科学性等同于知识性,取中的“教育标准” 214

二、标签之二:教育内容“市场化”,取中性的“教育实践观” 215

三、标签之三:躲避崇高,取中性的“教育态度” 216

四、标签之四:主张“价值多元化”,取中性的“教育理念” 221

第四节 滞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现状 225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认识 231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解读 231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237

三、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点 241

参考文献 259

后记 268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