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中国和海外 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中国和海外  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
  • 作 者:黄万华著
  • 出 版 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0639579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6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编 “五四”前后文学研究 3

源头开掘上的分流:从梁启超、王国维到鲁迅 3

新旧并存中的本土资源开掘——“五四”前后的俗文学 18

文化过熟形态中的突围:海外火种引发的新文学分流 30

价值预设和实践偏离:“五四”新文学的矛盾运动 44

台港和海外:“五四”新文学的应合和背反 54

大众传媒和“五四”时期文学:文化身份、文学建制和文学形态 64

第二编 战时八年文学研究 83

从呼应到融合:世界战争文化格局中的中国文学 83

战时文学开放性体系的形成:从大陆、台港到海外 98

斑杂中的圆润:战时中国文学的艺术探寻 109

异族、“他者”:战时中国文学的一种寻求 122

本色创作:战时红色经典构建的起点 142

血脉的沟通:从社会心理到习俗、语言——战时台湾文学的抵抗意识 156

战时香港文学:“中原”心态和本地化进程的纠结 175

后殖民语境中的抗战时期日占区文学及其研究 197

《诗领土》社和沦陷区战时现代派诗歌 218

战时中国:现代中国形象完整呈现的开端 244

家国同构的变异——从“家”的形象看战时中国文学 263

第三编 战后20年文学研究 279

战后20年文学初探 279

“预演”:1945—1949年的香港文学 299

潜性互动:五十年代后大陆、台湾、香港、海外汉语文学的关系 316

五十年代文学“悬置”中的突围:历史转折和作家身份的变动 326

战后台湾文学的突破和台湾文学精神的形成 336

民族性和公民性间的复杂纠结——战后20年东南亚华文文学 353

海外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换 366

“潜文本”的写作:作家良知、胆识和谋略的历史呈现 375

第四编 20世纪后30年文学研究 389

乡村中国叙事的“终结”和“三城”文学格局的形成 389

语言原乡:创作原创力的孕蓄和进发 408

女性文学:浮出历史地表的另一含义 422

趋同突围:一种“代”的开始 438

寻根和归化:80年代后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新姿态 458

语言心灵视野中的印华文学 475

“在旅行中”“拒绝旅行”——华人新世代作家和新华人华侨作家的初步比较 483

视角越界:海外华人文学中的叙事身份 502

“自中年到老年,必经之地,竟是童年”——人文关怀和东南亚华文文学生态 515

几份书单:诺贝尔文学“情结”和汉语文学典律构建 528

附录1:文学史上的王鼎钧 540

附录2:潮汕籍新马作家的历史意识 554

附录3:学术双壁:《文学台湾》和《小说香港》 567

结束语:中国现代文学史“扩展”至20世纪汉语文学史的可行性 572

后记 576

购买PDF格式(16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