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陈成全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06601532
- 标注页数:180 页
- PDF页数:18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9 ≥18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我国调频广播的各种制式及其参数选择 1
第一章 我国调频广播的四种制式 1
一、单声 1
二、立体声 1
三、立体声带附加信道 2
四、双节目 2
第二章 我国调频立体声广播为什么定为导频制 4
一、立体声制式所希望的基本特性 4
二、国际上推荐的立体声制式 5
三、各种制式的兼容效果 7
四、各种制式的立体声接收效果 8
五、各种制式的信噪比 10
六、导频制与FM-FM制在国外的实际收听情况 22
七、小结 22
第三章 立体声带附加信道广播中参数的选定 23
一、立体声带附加信道的基本要求 23
二、我国有关附加信道广播的参数选定 25
第四章 双节目调频广播的制式及其参数 28
一、双节目调频广播的主要技术要求 28
二、双节目调频广播制式 30
三、信噪比 35
四、频带宽度 43
五、压缩扩张技术 46
附录 有关调频声音广播的噪声及信噪比的测量 54
一、调频噪声的特点 54
二、调频广播的预加重和去加重 55
三、调频信噪比的测量 56
第二篇 彩色电视图象质量主观评价 61
第一章 概述 61
第二章 主观评价方法 63
一、测试图片 64
二、观看条件 69
三、评分方法 75
四、主观评价实验过程 80
第三章 主观评价的数据处理 86
一、数学预备知识 87
二、数据处理方法 92
附录 正交设计方法简介 110
第三篇 广播电视短程光缆传输技术要求 114
第一章 制订标准的主要原则 114
第二章 短程线在链路中的位置及模拟信号光缆传送距离的计算 115
一、国际电视链路的定义 115
二、短程线在GB 1583《彩色电视图象传输》中的位置 116
三、模拟信号光缆传输距离的计算 116
第三章 广播电视短程光缆传输视频通道各项失真容限的确定 120
一、反射损耗 120
二、介入增益及稳定度 120
三、视频杂波信杂比 121
四、视频非线性失真 124
五、视频线性失真 126
六、传输链路图象质量等级Y值的计算 134
第四章 广播电视短程光缆传输伴音通道各项失真容限的确定 140
一、反射损耗 140
二、介入损耗及稳定度 140
三、随机加权信杂比 141
四、非线性失真 143
五、幅频特性 143
六、群时延差 144
七、选测单音干扰 144
八、可懂串音 145
九、立体声传输特性 146
第五章 广播电视光缆传输国内外情况对比 148
第四篇 关于我国电视双伴音/立体声广播 158
第一章 确定制式时的考虑 158
一、制订“电视双伴音/立体声广播”制式标准时应考虑的要求 158
二、国际上电视双伴音/立体声广播的概况 158
第二章 我国双伴音/立体声电视广播制式标准的选定 161
一、制式选定的初期过程 161
二、双载波制 163
三、双载波制的兼容性 169
四、有关双载波制的一些技术参数 172
五、双伴音/立体声电视广播的播出试验和要求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