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乃达,过伯祥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32857876
- 标注页数:319 页
- PDF页数:34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6 ≥31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探索篇&张乃达 1
一、研究之路:从思维到文化 3
(一)关于思维的研究 3
(二)关于数学观念的研究 28
(三)文化:数学教育的新视角 49
二、教育理念 58
(一)思维与文化:数学教育的双翼 58
(二)中心概念:问题与观念 71
(三)过程性原则 94
(四)结构性教学原则 114
三、关于探索活动 125
(一)探索活动中的逻辑与直觉 125
(二)探索活动中的思维模式 137
(三)探索中的思维监控 148
四、数学学习机制 158
(一)对数学学习机制的理解 158
(二)理解之路 182
五、教师的行动 207
(一)基本观点 207
(二)教学设计 209
(三)战胜自我 235
研究篇&过伯祥 241
一、研究之路——乃达先生的教育研究之路及对教师们的启示意义 245
(一)从思维到文化 245
(二)四境界说与四层次说 248
(三)“拿来主义”——广博的学识 251
(四)实践积累——厚实的基础 254
(五)微观与宏观——宽广的视野 258
(六)思辨能力——“善于自我诘问” 261
(七)教育观与教学研究 263
二、专题评析——乃达先生的数学教育理念 269
(一)发现法 269
(二)问题 272
(三)过程 277
(四)结构 280
(五)理解 282
(六)思维模式 285
(七)思维监控 287
(八)观念·文化 291
三、综观与反思——在中国数学教育共同体之中 296
(一)共同体——中介层 297
(二)价值观——“求道派” 299
(三)优势与局限性 302
(四)思辨与争鸣 304
四、结语:教育研究的价值 307
后记&戴汝潜 309
后记补&戴汝潜 312
“为我国中小学教学最优化”做一点贡献——第一辑编后记&胡钢泰 315
社会的肯定是对图书的最高奖赏——第二辑编后感&胡钢泰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