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邹晓丽主编;罗卫东著
- 出 版 社:沈阳:沈阳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44122069
- 标注页数:251 页
- PDF页数:26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4 ≥25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古代汉语的词和词汇 8
第一节 古汉语中字、词名实关系辨析 8
一、古书中字、词的内涵 8
二、字、词关系辨析 14
第二节 古汉语的词和词汇 15
一、语素和字、词 15
二、词和词汇 18
第二章古代汉语词汇的语音形式 24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词汇语音形式分析 24
一、单音词、多音词 24
二、重言词、非重言词 26
三、合音词、分音词 32
第二节 复音词的结构类型 34
一、单纯复音词 34
二、复合词 39
第三节 古代汉语词汇的注音方式 46
一、譬况 46
二、读若 47
三、直音 47
四、反切 48
第三章 古代汉语词汇的意义类型 51
第一节 词义和词义的分析单位 51
一、词义及其特点 51
二、词义的分析单位 53
第二节 词义类型的划分 60
一、本义、引申义 66
二、储存义、使用义(包括假借义) 74
第三节 词义的类聚 77
一、单义词、多义词 77
二、同义词、反义词 78
第四节 词义的发展 94
一、词义发展的不同情况 94
二、词义发展的基本形式 97
第五节 词义的解释 104
一、形训、声训、义训 105
二、直训和义界 107
三、词义训释、文义训释 108
第四章 古代汉语词汇的音义关系 110
第一节 汉语词汇音义结合的类型 110
一、任意结合型 110
二、音义的有机结合 112
第二节 关于音义关系的历史研究 115
一、亦声 115
二、声训 116
三、右文说 117
四、右声说 120
五、同源词的研究 123
第三节 音义关系和古书阅读 134
一、因声求义 134
二、据义审音 137
三、古书阅读中常见的音义关系的术语 139
第五章 古汉语词汇的形、音、义关系 147
第一节 词汇的声音和文字形体 147
一、一形多音 147
二、一音多形 150
第二节 同一词语的形体关系 151
一、古今字 151
二、异体字 158
第三节 词汇之间的音义和形体关系 163
一、通假字 163
二、同源字 168
第六章 古代汉语词汇和语法 170
第一节 词汇对语法的影响 170
一、古代汉语词汇与词类划分 170
二、古代汉语词汇与词语搭配 175
三、古代汉语词汇与汉语语法成分 177
第二节 古代汉语语法对词汇的影响 182
一、词义的确定受语法影响 182
二、词的语法位置、关系与词义解释 186
三、语法形式对词汇的影响 187
四、词的语法位置与词义变化 189
第七章 古代汉语词汇的历史发展 192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情况 192
一、新词的产生 192
二、旧词的消亡 197
三、部分词汇保留 198
第二节 古代汉语词汇发展的不同阶段 198
一、殷墟甲骨卜辞与商代词汇 201
二、西周时期的词汇 206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词汇 208
四、秦汉至隋 213
五、唐宋时期 219
第八章 相关词书述要 223
第一节释义为主的词书 223
一、《尔雅》 223
二、《广雅》 227
三、《广雅疏证》 228
四、《经籍籑诂》 230
五、《辞通》 232
六、《汉语大辞典》 233
第二节 形义兼释的词书 234
一、《说文解字》 234
二、《玉篇》 236
三、《康熙字典》 237
四、《汉语大字典》 238
第三节 标音兼释义的词书 239
一、《广韵》 239
二、《佩文韵府》 240
第四节 探寻语源的词书 241
一、《释名》 241
二、《同源字典》 242
第五节 研究方言词汇的词书 243
第六节 现代的几部综合性词书 245
一、《辞源》 245
二、《辞海》 246
主要参考文献 248
后记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