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戴俭,邹金江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5151162
- 标注页数:98 页
- PDF页数:12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26 ≥9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传统建筑公共领域外部空间的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2
存在问题 4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提出 5
纯公共、准公共与泛公共领域 5
中心、边缘与方向 6
概念界定的意义 6
第三节 研究方法 7
资料实证的方法 7
分析比较的方法 7
图解分析的方法 7
第四节 结构概述 7
第二章 传统建筑公共领域外部空间的历史演变与影响因素 11
第一节 传统建筑公共领域外部空间的历史演变 12
原始社会聚落外部空间 12
先秦——隋唐外部空间 13
宋代东京城市外部空间 15
明清时期城市外部空间 19
第二节 影响传统建筑公共领域外部空间的因素 20
自然因素 20
社会因素 22
文化因素 23
第三节 本章小结 27
第三章 传统建筑公共领域外部空间构建要素 29
第一节 中心与中轴 30
纯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31
准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33
总结 36
第二节 边缘与边界 37
纯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38
准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40
总结 41
第三节 方向与方位 42
纯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44
准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47
总结 49
第四节 形态与形式 50
纯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50
准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52
总结 56
第五节 本章小结 57
第四章 传统建筑公共领域外部空间构成方式 59
第一节 比例与尺度 60
纯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60
准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64
总结 65
第二节 层次与序列 66
纯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66
准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67
总结 69
第三节 体量与规模 70
纯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70
准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71
总结 73
第四节 开敞与封闭 73
纯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73
准公共领域外部空间 75
总结 77
第五节 本章小结 78
第五章 传统建筑公共领域外部空间构成特征 81
第一节 多元复合性 82
第二节 重义置换性 83
第三节 动态模糊性 84
第四节 天人合一性 86
第五节 虚实流转性 86
第六节 家国同构性 87
第七节 本章小结 88
第六章 结语 89
主要参考文献 91
附录 94
后记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