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丹参植物化学 Phytochemistry of Danshen eng
  • 作 者:黎莲娘,罗厚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17099356
  • 标注页数:154 页
  • PDF页数:17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2 ≥15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研究概况 1

第一章 丹参的水溶性化学成分 3

第一节 酚酸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3

第二节 酚酸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6

一、酚酸类化合物的提取 6

二、酚酸类化合物的分离 7

三、丹参酚酸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实例 7

第三节 酚酸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 8

一、紫外光谱 8

二、质谱 10

三、核磁共振谱 10

第四节 酚酸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9

一、一般理化性质 19

二、稳定性 21

三、化学转变 21

第五节 酚酸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 22

第六节 酚酸类化合物的合成 24

一、丹参素的合成 24

二、丹酚酸F的合成 25

三、七甲基紫草酸的合成 27

第二章 丹参的脂溶性化学成分 31

第一节 丹参脂溶性化学成分的介绍与分类 31

一、丹参酮化学研究的早期记载 31

二、丹参脂溶性成分的命名与分类 33

第二节 脂溶性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41

一、提取方法 42

二、分离方法 45

三、制备性分离的操作程序及实例 53

第三节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波谱特性 60

一、紫外光谱(UV) 60

二、红外光谱(IR) 64

三、核磁共振谱(NMR) 66

四、质谱 84

第四节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91

一、丹参酮的氧化还原电势 92

二、丹参酮结构的化学稳定性与溶剂对结构的影响 95

三、环系与共轭体系对醌的活性影响 96

第五节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和后生产物 104

第六节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 109

一、丹参酮Ⅱ A的全合成 109

二、丹参新酮的全合成 113

三、丹参酮Ⅱ A的结构修饰 114

四、丹参酮Ⅰ的结构修饰 115

第七节 丹参中的三萜化合物 118

一、紫丹参酸甲与乙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118

二、三叶鼠尾草酸甲与euscaphic acid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120

三、拟丹参(Salvia paramiltiorrhiza)中的三萜酸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122

第八节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在本世纪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25

一、丹参酮化学研究的目标是找到新的作用靶点 125

二、生物活性的体现与否和对提取物的物化性质的掌握有关 126

三、丹参酮的化学生物学研究 126

《丹参大全》总目录索引 134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