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安全观分析  1982-2007
  • 作 者:李小华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20807710X
  • 标注页数:314 页
  • PDF页数:32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8 ≥3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创新点 1

第二节 概念辨析 9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本书结构 16

第一章 国家安全研究:历史与理论 24

第一节 安全研究与国际关系学 24

第二节 安全研究的历史阶段 26

第三节 国家安全研究理论流派比较 29

第二章 国家安全研究的文化视角 46

第一节 冷战结束与国家安全研究的挑战 46

第二节 国家安全研究的文化视角分析 51

第三节 国家安全研究的文化视角批判 54

第三章 观念与国家安全的互动 62

第一节 观念与权力和利益的两种分析方法 63

第二节 观念的类型 66

第三节 观念的作用 67

第四节 观念与权力和利益的建构 69

第四章 安全观变化机制 73

第一节 对国际社会性质的判断方法 73

第二节 安全观的类型 75

第三节 安全观的变化机制 82

第五章 1982年:中国安全观变化的新起点 85

第一节 中国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作出新的科学论断 85

第二节 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87

第三节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 88

第四节 中国改变了对多边安全制度和裁军问题的看法 89

第六章 中国的时代观 93

第一节 列宁的时代学说 9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观 95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中叶: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的确立 97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末:第一次大辩论 101

第五节 20世纪末:第二次大辩论 107

第七章 中国的国家利益观 118

第一节 国家利益研究的缘起 118

第二节 中国的国家利益研究 122

第三节 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 125

第四节 国家利益的阶级性问题 128

第五节 中国国家利益目标优先次序的变化 130

第八章 中国新安全观 136

第一节 “新安全观”与“旧”安全观 137

第二节 中国新安全观的国际背景与政策含义 140

第三节 解析中国新安全观 143

第四节 新安全观的成功实践——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 153

第九章 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安全观研究 171

第一节 中国对外政策研究的“理论”要求 171

第二节 中国对外政策研究新探索 174

第三节 国际关系理论的限度与建构中国对外政策理论的可能 186

第十章 战略文化与中国安全观的变化 194

第一节 定义战略文化 194

第二节 传统思想 197

第三节 历史记忆 200

第四节 地缘环境 203

第五节 技术革新 205

第六节 组织机构 209

第十一章 威胁平衡与中国安全观的变化 217

第一节 威胁平衡与势力平衡 217

第二节 中国安全威胁评估(一) 220

第三节 中国安全威胁评估(二) 222

第十二章 意识形态与中国安全观的变化 239

第一节 定义意识形态 239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中国安全观 241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概念 246

第十三章 国际结构与中国安全观的变化:一个新解释视角 255

第一节 结构影响行为的方式 256

第二节 中国的大国意识 258

第三节 中国的责任意识 261

第四节 中国的规范意识 266

第五节 负责任大国安全观的实践:中国对多边安全机制态度的变化 269

第十四章 中国负责任大国安全观的演进:一项基于党代会报告的分析 274

第十五章 新时期中国外交安全新理念 284

第一节 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六大期间中国外交安全理念新变化 284

第二节 十六大以来中国外交安全理念创新 291

第三节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300

索引 309

后记 313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