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黄俊杰著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306019759
- 标注页数:149 页
- PDF页数:15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59 ≥14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理念与视野 3
第一章 从古代儒学观点论“全人教育”的涵义 3
一、引言 3
二、“全人教育”的第一个面向:身心一如 4
三、“全人教育”的第二个面向:成己成物不二 7
四、“全人教育”的第三个面向:天人合一 8
五、结论 10
第二章 从教育角度论“人之素质”的提升 11
一、引言 11
二、当前中国台湾社会脉络下的“人之素质”的根本问题:现象与解析 12
三、中国台湾的教育与“人之素质” 17
四、以教育改革提升“人之素质” 20
五、结论 23
第三章 专业伦理与道德教育的共同基础:心灵的觉醒 24
一、引言 24
二、专业伦理与道德教育的两种途径 25
三、“心灵觉醒”作为伦理道德教育之基础的理由 27
四、对“心灵觉醒”说的质疑意见及其响应 29
五、专业伦理与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法 30
六、结论 32
第四章 论大学的知识社群特质 33
一、引言 33
二、大学的异化之诸类型 34
三、大学创造及传播知识的动力:类型与本质 37
四、大学的知识社群特性:“自主性”及其内涵 40
五、大学知识社群中的师生关系及其角色 42
六、结论 47
中篇:经验与启示 53
第五章 中国台湾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过去、现在、未来 53
一、引言 53
二、历史回顾:酝酿期、发展期与弘扬期 54
三、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心路历程 60
四、当前的挑战与观念的厘清 62
五、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展望 66
六、结论 68
第六章 从日本“临教审”经验谈中国台湾的教育改革 70
一、引言 70
二、日本“临教审”改革的经验:思考倾向、改革方向及推动方法 72
三、当前中国台湾教育的基本问题及其改革对策 75
四、结论:教育改革的新挑战 77
第七章 从当前中国台湾高等教育脉络论大学与产业界之关系 78
一、引言 78
二、大学与产业界紧密关系之必然性 80
三、大学与产业界关系之性质 82
四、不稳定关系下之问题及其对治之道 86
五、结论 88
第八章 论当前大学医学教育改革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89
一、引言 89
二、“通识教育”及其“重要性”释义 89
三、医学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91
四、医学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实践:教学目标、方法与课程规划 97
五、结论 104
下篇:21世纪展望 107
第九章 “全人教育”对21世纪技职教育的意义 107
一、引言 107
二、现阶段中国台湾教育改革的成就及其限制 108
三、“全人教育”释义:儒家的观点 111
四、“全人教育”对中国台湾技职教育沉痾的对治作用 113
五、结语 116
第十章 论大学通识教育与21世纪公民养成之关系 118
一、引言 118
二、通识教育与公民养成之相辅相成性 118
三、关于公民教育的两点疑虑及其响应 123
四、建立在通识精神之上的公民教育课程及其设计 127
五、结论 130
第十一章 21世纪科技时代的人文议题与人文教育 132
一、引言 132
二、信息革命、“全球化”与人文教育的改革 133
三、生物科技、人性尊严与与人文教育的重建 140
四、结论 145
名词索引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