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
  • 作 者:王文斌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44605809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引论 1

1.1 问题的由来 1

1.2 论述的聚焦点及探求的目标 6

1.3 隐喻概念合成研究的意义 12

第二章 隐喻研究概观 15

2.1 引言 15

2.2 西方隐喻研究理论视点述要 16

2.2.1 替代论 17

2.2.2 比较论 20

2.2.3 互动论 23

2.2.4 映射论 29

2.2.5 概念合成论 35

2.2.5.1 概念合成理论的发展轨迹及主要思想 35

2.2.5.2 概念合成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动态与应用情况简述 39

2.2.5.3 概念合成理论的主要功绩 40

2.2.5.4 概念合成理论存在的问题 42

2.3 国内隐喻研究简述 45

2.4 结语 48

第三章 始源域的实现方式 49

3.1 引言 49

3.2 始源域的语言表达形式 50

3.2.1 名词性隐喻 51

3.2.1.1 充当主语 51

3.2.1.2 充当动词宾语 52

3.2.1.3 充当名词性表语 52

3.2.2 动词性隐喻 53

3.2.3 形容词性隐喻 55

3.2.4 副词性隐喻 55

3.2.5 介词性隐喻 57

3.2.6 量词性隐喻 58

3.3 隐喻的始源域之源 62

3.3.1 具体始源与抽象始源 63

3.3.2 抽象始源在隐喻中的现实性 66

3.3.3 抽象始源在隐喻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69

3.4 始源域的心理假设 74

3.4.1 始源域心理假设的各种表现方式 75

3.4.2 始源域概念场 80

3.5 结语 85

第四章 施喻者的主体自治 86

4.1 引言 86

4.2 隐喻使用的触发机制 89

4.3 隐喻使用的自洽原则:其指导作用与约束作用 99

4.4 自洽原则与概念合成理论 106

4.5 施喻者的主体性、认知多视角和异隐喻性 134

4.6 施喻者的主体自洽与认知聚焦方式 161

4.7 结语 170

第五章 受喻者的主体自治 171

5.1 引言 171

5.2 隐喻解读中的主体间性、隐喻间性与受喻者的主体自洽 172

5.3 隐喻解读中的主体性、异隐喻性与受喻者的主体自洽 197

5.3.1 施喻者和受喻者的主体性与受喻者的主体自洽 199

5.3.2 受喻者和受喻者的主体性与受喻者的主体自洽 209

5.4 结语 224

第六章 隐喻主体自洽中的认知相似性 228

6.1 引言 229

6.2 施喻者的主体自洽与隐喻相似性的构建 230

6.2.1 隐喻相似性的类型及诸类型之间的关系 235

6.2.2 主体自洽与隐喻相似性的认知基础 245

6.3 隐喻相似性对词义发展的效应 253

6.3.1 关于词义发展的传统观点 254

6.3.2 关于词义发展的隐喻作用 257

6.3.3 从相似性到类比:隐喻性词义变化的仙人掌模型 263

6.4 受喻者的主体自洽与隐喻相似性的解读 280

6.5 结语 288

第七章 隐喻主体自治中的认知突显 290

7.1 引言 291

7.2 隐喻相似性的认知突显 291

7.3 隐喻相似性与突显的关系 297

7.4 隐喻认知突显的实现要素 301

7.4.1 隐喻相似性的潜在性 302

7.4.2 隐喻构建的自我驱动性 310

7.5 隐喻的认知突显与施喻者和受喻者的主体自洽原则 318

7.5.1 隐喻的认知突显与施喻者的主体自洽 319

7.5.2 隐喻的认知突显与受喻者的主体自洽 324

7.6 结语 329

第八章 总结 331

8.1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涵 331

8.2 本书的主要研究意蕴 335

8.3 问题和展望 340

参考文献 342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