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吴俊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206055850
- 标注页数:207 页
- PDF页数:21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9 ≥20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一、研究意义 1
二、研究现状述评 4
三、研究基本框架 11
第一章 道德学习的概念 17
一、对道德的基本理解 17
1.道德属于价值领域 19
2.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的应当 22
3.道德以情感为心理前提 24
4.道德重在行为和实践 30
二、学习的含义分析 33
1.对学习含义的误解 34
2.心理学含义分析 35
3.字源含义探究 36
4.对学习含义的澄清 37
三、如何理解道德学习 40
1.道德学习诠释 40
2.道德学习与相关概念 42
3.道德学习可能与必要 44
4.道德学习的特征 45
第二章 道德学习的内涵及其法则 49
一、道德学习的内涵 49
1.道德学习是把握价值之学 49
2.道德学习以情感学习为重点 52
3.道德学习以知行统合为走向 53
4.道德学习是对关系处理的学习 55
二、道德学习的法则 57
1.体悟是道德学习的根本法则 57
2.体悟强调亲身经验但不排斥他人经验 58
3.体悟不是脱离实践的内求静悟 59
4.体悟是理性、情感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62
三、道德学习的形态 63
1.道德课程 63
2.道德生活 66
3.课程与生活的结合 68
第三章 道德学习的理性之维 70
一、道德认知 71
1.反思道德认知理论 72
2.道德认知的双重内涵 73
3.对话:道德认知法 78
二、道德知识 81
1.知识与道德知识 81
2.道德知识的特殊性 84
3.道德知识体系 88
三、道德思维 94
1.理性与情理:两种道德思维传统 94
2.道德思维是一种情理思维 97
3.情理的不可分割性 101
第四章 道德学习的情意之维 103
一、情意统合的依据 103
1.情感之意义 104
2.情、意、志 108
3.情意的关联 110
4.情意的中道 111
二、情意之情的体验 113
1.体验之道 113
2.角色摹拟 117
3.道德叙事 119
三、情意学习的核心 122
1.道德感 122
2.爱的学习 128
3.移情学习 132
第五章 道德学习的实践之维 136
一、道德学习的实践目的 136
1.道德本质上是实践的 137
2.道德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 139
3.实践的目的必须通过实践的手段来实现 141
二、道德学习的实践形式 143
1.模仿学习 143
2.摹拟学习 149
3.服务学习 151
三、道德习惯 156
1.道德习惯含义及其特征 156
2.德性通过道德习惯生成和改变 159
3.道德习惯优化法则及其限度 162
第六章 道德学习在个体一生中的展开 166
一、童年期道德学习 166
1.他律:童年期道德学习的基本特征 166
2.游戏:童年期道德学习的基本方式 168
3.情感:童年期道德学习的主开端 170
二、青年期道德学习 171
1.自主:青年期道德学习的基本特征 172
2.自我同一性:青年期道德学习的核心 173
3.性别:青年期道德学习的焦点 174
三、中年期道德学习 177
1.理性:中年期道德学习的基本优势 177
2.并喻:中年期道德学习的重要类型 178
3.责任:中年期道德学习的主要内容 179
四、老年期道德学习 180
1.适应:老年期道德学习的首要任务 180
2.反思:老年期道德学习的主要方式 182
3.从心:老年期道德学习的最高境界 183
结语 道德学习:从知识到生活的变革 185
参考文献 188
后记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