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中国股市横截面收益特征及内在形成机理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中国股市横截面收益特征及内在形成机理研究
  • 作 者:贺炎林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05868942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内容 1

1.2研究背景 1

1.2.1基本面异象 3

1.2.2技术面异象 4

1.2.3日期异象 5

1.2.4其他异常现象 6

1.3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书研究重点 10

1.3.1现存问题 10

1.3.2解决方案 11

1.3.3研究重点 12

1.4研究意义 13

1.5本书的研究框架 15

1.6创新点 17

第2章 文献综述 19

2.1横截面收益现象的主要研究内容 19

2.1.1横截面收益现象的显著性检验 19

2.1.2横截面收益现象的形成原因研究 23

2.2横截面收益现象的主要研究方法 30

2.2.1投资组合分组方法 31

2.2.2 FM回归方法 35

2.2.3 CAPM模型法 37

2.2.4 FF三因子模型法 38

2.2.5 DT特征模型法 42

第3章 我国股市横截面收益现象特征研究 50

3.1引言 50

3.2研究设计 52

3.2.1研究样本 52

3.2.2投资组合的构造 53

3.2.3各变量的计算 56

3.2.4投资组合的一些指标值计算 59

3.3描述统计及分析 61

3.3.1单变量投资组合分组 61

3.3.2双变量投资组合分组 83

3.3.3小结 91

3.4 FM回归分析 92

3.4.1研究方法 92

3.4.2单变量回归 95

3.4.3双变量回归 96

3.4.4多变量回归 105

3.4.5小结 107

3.5研究结论 108

第4章 横截面收益的无条件资产定价特征研究 111

4.1因子定价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12

4.1.1因子定价模型的主要内容 112

4.1.2因子定价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方法 115

4.1.3 GMM估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19

4.2因子定价模型对股票横截面收益现象的解释 125

4.2.1基于OLS方法的CAPM模型和FF三因子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125

4.2.2基于GMM方法的FF三因子定价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134

4.3对FF三因子定价模型的改进 137

4.3.1新因子模型的构造 137

4.3.2新因子模型的检验 139

4.4特征定价模型对横截面收益现象的解释 144

4.4.1研究设计 144

4.4.2实证结果及分析 146

4.5本章小结 154

第5章 横截面收益的贝塔条件变化特征研究 156

5.1条件资产定价模型 157

5.2研究方法 160

5.3实证结果及分析 164

5.4本章小结 168

第6章 横截面收益的均值方差时变特征研究 170

6.1 ARMA-GARCH类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71

6.1.1 ARMA-GARCH类模型的主要内容 171

6.1.2 ARMA模型的研究方法 173

6.1.3 GARCH模型的研究方法 177

6.2我国股市横截面收益的均值方差时变特征 180

6.2.1 ARMA模型的构造 181

6.2.2 AR-GARCH模型的构造 186

6.3对无条件FF三因子模型的改进 193

6.3.1改进方法及其内容 193

6.3.2改进结果及其分析 200

6.4本章小结 203

第7章 横截面收益的状态转移特征研究 206

7.1制度转移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07

7.1.1制度转移模型的主要内容 207

7.1.2制度转移模型的研究方法 210

7.2研究设计 224

7.2.1状态转移信息的引入方法研究 224

7.2.2条件定价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227

7.3实证结果及其检验 231

7.3.1实证结果及分析 231

7.3.2稳健性检验 240

7.4本章小结 249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251

8.1全书总结 251

8.2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54

8.2.1研究的局限性 254

8.2.2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54

参考文献 256

附录 27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