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边缘性审视
  • 作 者:叶慧娟著(华东理工大学)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11099546
  • 标注页数:326 页
  • PDF页数:33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9 ≥3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研究对象的框定——一个简要的切入 1

二、研究内容的阐释——对本书立场的几点说明 6

三、相关理论前提——简要的回顾与梳理 10

四、本书研究框架与方法——刑法边缘的思索 20

第一章 见危不助概念解析 26

一、见危不助主体范围的划定 28

二、见危不助的行为指向——“危” 30

三、见危不助与见义勇为——对上一部分的补充说明 40

四、见危不助的类型划分 49

第二章 见危不助罪相关立法及其犯罪化的争议 55

一、中外关于见危不助罪的立法情况简介与分析 56

二、立法应当何去何从——关于见危不助犯罪化的争议 71

第三章 道德与法律关系视野中的见危不助犯罪化探析 98

一、道德:不可定义的存在 98

二、行为规范——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单维考察 102

三、刑法视野中的道德解读 115

四、见危不助的道德归属及其犯罪化 123

第四章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社会与规范基础研究(一) 147

一、见危不助犯罪化制约因素之一:社会因素 148

二、见危不助犯罪化制约因素之二:心理机制 166

三、刑事社会政策与见危不助犯罪化 176

四、结语 187

第五章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社会与规范基础研究(二) 189

一、社会连带思想与见危不助规制方式的法律选择 190

二、见义勇为与法律规范——见危不助的反面切入 198

三、刑法谦抑观念下对见危不助犯罪化的进一步断想 222

第六章 刑法框架下见危不助犯罪化的具体考量 231

一、见危不助犯罪化的法益判断 232

二、见危不助刑事立法与风险转嫁 239

三、见危不助刑事立法在司法上的可能后果 246

四、见危不助刑事立法与公民守法 258

第七章 关于见危不助犯罪化的限定性思考 265

一、特殊情形下的见危不助及其法律适用解析 266

二、前述刑法适用根据缺失或不当的原因分析 283

三、特定主体见危不助犯罪化的立法建议 290

参考文献 303

附录:国外有关见危不助罪的立法规定(补充) 321

写在后面的话 325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