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论
  • 作 者:黄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2334470
  • 标注页数:478 页
  • PDF页数:49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92 ≥47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发展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重要意义 1

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 7

三、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路径选择 19

四、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管理理论渊源 23

五、研究设计 33

参考文献 37

第二章 基于创新主体多元论的科技价值链 41

一、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 42

二、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 64

三、企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的内部驱动因素 74

四、企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的外部驱动因素 81

五、本章小结 84

参考文献 85

第三章 基于科技价值链的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 88

一、技术创新模式 88

二、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 97

三、研发创新阶段 107

四、孵化创新阶段 118

五、市场创新阶段 121

六、技术扩散阶段 125

七、技术衰退阶段 125

八、本章小结 125

参考文献 126

第四章 技术创新三环模式 128

一、单链型三环模式 128

二、双链型三环模式 143

三、多链型三环模式 149

四、科技价值链的生态分析 157

五、本章小结 165

参考文献 166

第五章 科技价值链链接机制 168

一、链接单元 168

二、数学模型 186

三、链接特性 195

四、本章小结 203

参考文献 205

第六章 企业科技价值链链接模式 206

一、单环式链接模式 206

二、双环式链接模式 208

三、三环式链接模式 215

四、网环式链接模式 218

五、链接模式的演化 225

六、本章小结 229

参考文献 229

第七章 基于科技价值链的知识产权管理 230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本质与功能 230

二、对种子科技价值链的积极作用 236

三、我国种子产业转型期主要问题 243

四、UPOV公约与种子科技价值链 245

五、有序推进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 249

六、本章小结 251

参考文献 252

第八章 跨国种子企业科技价值链实证研究 254

一、发达国家种业发展历程 254

二、跨国种业公司发展趋势 261

三、典型跨国种业公司分析 268

四、多元化的创新主体 276

五、品种创新风险管理 281

六、种子科技价值链链接模式 282

七、本章小结 297

参考文献 298

第九章 中国种子企业科技价值链实证研究 300

一、中国种业的重要性 300

二、转型期的主要问题 306

三、中国上市种业公司科技价值链分析 314

四、院所种子企业科技价值链实证分析 337

五、中外种子企业科技价值链比较分析 350

六、加快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355

七、本章小结 359

参考文献 360

第十章 中国农业科技企业科技价值链实证研究 362

一、发展历程 363

二、调研概况 367

三、统计分析 375

四、链接模式 381

五、主要作用 386

六、面临挑战 390

七、存在问题 392

八、发展战略 395

九、本章小结 402

参考文献 403

第十一章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价值链实证研究 404

一、发展概况 404

二、调研概况 405

三、统计分析 411

四、企业科技价值链的创新能力分析 421

五、企业科技价值链的主要制约因素 430

六、科技价值链与农业科技产业创新 436

七、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创新保障措施 442

八、本章小结 448

参考文献 449

第十二章 结束语 450

一、主要结论 451

二、主要创新 456

三、未来研究 458

全书主要参考文献 460

本书英文摘要 472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