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研究
  • 作 者:邓新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00464487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绪论 1

一 中国解释学的研究现状 1

二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8

三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15

第一章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两大阐释原则 21

第一节 “以意逆志”论——偏于客观的文学阐释原则 22

一 “志”——文学阐释的根本目标 23

二 “意”——文学阐释的主体意识 27

三 “逆”——现实视域与初始视域的融合 30

第二节 “诗无达诂”论——偏于主观的文学阐释原则 34

一 “诗无达诂”——作品“原意”说的破除 35

二 “见仁见智”——解释者的能动参与 39

三 “从变从义”——文学解释的自由与限制 43

第三节 中西诗学解释学比较 46

一 “以意逆志”论与西方客观解释学理论之比较 47

二 “诗无达诂”论与西方主观解释学理论之比较 52

第二章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文本理解途径 57

第一节 “品味”——作品整体韵味的把捉 58

一 “品味”的文本理解过程 59

二 “品味”的审美心理特征 66

三 “品味”的诗学解释学效应 73

第二节 “涵泳”——作品深层意蕴的探究 77

一 “晓得意思好处”——文本理解的深度模式 79

二 “涵泳”——文本理解的具体途径 81

三 “兴起”与“就《诗》”——文本理解的自由与限制 88

第三节 “自得”——解释者自由理解的实现 93

一 “自得”的诗学解释学意蕴 94

二 “自得”的解释学阈限 98

三 “自得”的实现条件 104

第三章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诗性阐释方式 110

第一节 “象喻”的诗性阐释方式 111

一 “象喻”的产生及发展 112

二 “象喻”的诗性特征 123

三 “象喻”的文化成因 127

第二节 “摘句”的诗性阐释方式 131

一 “摘句”的形成及发展 132

二 “摘句”的诗性特征 137

三 “摘句”的文化成因 143

第三节 “论诗诗”的诗性阐释方式 147

一 “论诗诗”的形成及发展 148

二 “论诗诗”的诗性特征 153

三 “论诗诗”的文化成因 157

第四章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与儒、道、释思想 161

第一节 “依经立义”论——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影响 161

一 汉儒说《诗》的政教阐释取向 163

二 汉儒说《诗》的“美”、“刺”理解模式 167

三 汉儒说《诗》的“比”、“兴”释义方法 172

第二节 “得意忘言”论——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影响 176

一 老、庄的“言不尽意”论 177

二 王弼的“得意忘言”论 181

三 “得意忘言”的诗性阐释方式 185

第三节 “妙悟”、“活参”论——佛教禅宗思想对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影响 186

一 “妙悟”的佛禅本义与“妙悟”的诗学解释学意蕴 187

二 “活参”的佛禅本义与“活参”的诗学解释学意蕴 195

结束语 202

参考文献 204

后记 21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