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安贺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63814404
- 标注页数:260 页
- PDF页数:26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8 ≥26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信用与信用管理 1
第一节 信用与信用活动 1
第二节 信用与市场经济 11
第三节 各种与信用相关的活动 15
第四节 信用与信用管理 16
本章小结 19
思考题 20
案例分析 20
第二章 商业信用与企业信用管理 23
第一节 商业信用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3
第二节 商业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28
第三节 商业信用的特点及信用形式 32
第四节 商业信用风险及其成因 34
第五节 企业信用管理 44
本章小结 50
思考题 51
案例分析 51
第三章 银行信用与银行信用管理 55
第一节 银行信用的产生、形式及性质 55
第二节 银行信用的特征及其在社会资金融通中的地位 58
第三节 银行信用风险和信用危机 60
第四节 银行信用管理 66
本章小结 78
思考题 79
案例分析 79
第四章 消费信用与个人信用管理 82
第一节 消费信用的概念及其发生的前提条件 82
第二节 消费信用的发展及表现形式 85
第三节 消费信用的意义及作用 87
第四节 我国消费信用的发展状况及制约因素 92
第五节 建立与完善我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 96
本章小结 107
思考题 107
案例分析 107
第五章 国家信用与国家信用管理 110
第一节 国家信用的内涵与发生的前提条件 110
第二节 国家信用的形式、性质及特点 112
第三节 国家信用的作用和意义 117
第四节 国家信用风险 119
第五节 国家信用管理 122
本章小结 134
思考题 135
案例分析 135
第六章 证券信用与证券信用管理 140
第一节 证券信用的内涵和资产证券化趋势 140
第二节 证券信用的流动性和证券价格 146
第三节 证券信用的风险 149
第四节 证券信用管理 154
本章小结 161
思考题 162
案例分析 162
第七章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167
第一节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内涵与构成 167
第二节 建设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78
第三节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形成和模式 181
第四节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质和要点 187
本章小结 189
思考题 190
案例分析 190
第八章 信用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 193
第一节 法律在信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93
第二节 国外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195
第三节 我国信用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 199
本章小结 208
思考题 208
案例分析 208
第九章 信用管理的政策环境 211
第一节 政府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211
第二节 中央银行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219
第三节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民间机构 223
本章小结 229
思考题 229
案例分析 230
第十章 信用管理的文化环境 233
第一节 文化和社会诚信 233
第二节 影响社会信用的文化环境 237
第三节 塑造社会诚信的信用文化环境 240
本章小结 243
思考题 243
案例分析 243
第十一章 信用管理的经济环境 246
第一节 经济与社会信用 246
第二节 影响社会信用的经济因素 249
第三节 我国社会诚信的经济环境建设 251
本章小结 256
思考题 256
案例分析 257
参考文献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