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  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
  • 作 者:李先国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0462069
  • 标注页数:258 页
  • PDF页数:27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4 ≥25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第一节 朱自清研究概述 1

第二节 朱自清文艺思想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0

一 对朱自清文艺思想的局部研究 11

二 综合研究与专题考察 22

第三节 本论文承担的主要任务、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28

第一章 借鉴的目的 32

第一节 发展新文学 32

第二节 阐释旧传统 38

第二章 借鉴之一:朱自清与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1916—1922) 47

第一节 托尔斯泰的中国之路 47

第二节 借鉴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原因 58

第三节 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与民众文学观 62

第四节 对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改造 71

第三章 借鉴之二:朱自清与佩特的唯美主义(1922—1928) 76

第一节 沃尔特·佩特的中国之路 77

第二节 借鉴佩特唯美主义的原因 84

第三节 对佩特唯美主义的接受 99

第四节 对佩特唯美主义的改造 113

第四章 借鉴之三:朱自清与瑞恰慈和燕卜荪的语义分析学说(1929—1948) 124

第一节 瑞恰慈和燕卜荪的中国之路 124

第二节 借鉴瑞恰慈和燕卜荪的语义分析学说的原因 133

第三节 对瑞恰慈和燕卜荪语义分析学说的接受 142

第四节 对瑞恰慈和燕卜荪语义分析学说的改造 156

第五章 共生:朱自清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 171

第一节 俗的认同:朱自清民众文学观的人道主义底蕴 171

一 朱自清日常研究与文学批评中对俗的认同 172

二 民众文学观在新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182

第二节 新雅的建立:“意在表现自己”创作观的唯美倾向 193

一 表现与再现 196

二 对想象的重视 200

三 对情感的重视 208

四 表现自我 214

五 为艺术而艺术 216

第三节 解雅尝试:细读中的普及 222

一 朱自清的细读理论与实践 223

二 朱自清细读示范的意义及影响 229

参考文献 242

一 朱自清作品及研究资料 242

二 托尔斯泰文论及研究资料 244

三 佩特作品及唯美主义研究资料 245

四 瑞恰慈和燕卜荪作品及语义分析研究资料 246

五 其他相关资料 248

致谢 253

后记 255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