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赵祥禄著(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02115590
- 标注页数:244 页
- PDF页数:25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7 ≥24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1
摘要 1
导论 1
第一章 罗尔斯的建构主义模式 16
1.1 建构主义的构成要素 16
1.2 建构主义的目的 24
1.3 作为一种证明方法的“反思平衡” 30
1.4 对建构主义的一些批评 36
1.5 建构主义:政治的或形而上学的? 42
1.6 小结 59
第二章 麦金太尔的语境主义模式 62
2.1 语境主义的背景 62
2.2 语境主义模式 70
2.3 麦金太尔的真理观 78
2.4 对语境主义的一些批评 84
2.5 小结 89
第三章 哈贝马斯的道德商谈模式 91
3.1 道德商谈模式的背景 91
3.2 道德商谈模式 95
3.3 普遍原则的语用学证明 116
3.4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126
3.5 对道德商谈模式的一些批评 143
3.6 小结 149
第四章 三种正义探究模式的对比分析 151
4.1 康德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 151
4.2 “普遍同意”与“认识论危机” 165
4.3 “单主体式”视角与“交互主体式”视角 182
4.4 实质主义或程序主义? 189
4.5 小结 203
第五章 建构主义、语境主义或道德商谈? 205
5.1 在历史传统与理性批判之间 205
5.2 道德商谈方法的运用 218
5.3 “单主体式”视角与“交互主体式”视角的互补性 230
5.4 小结 234
参考文献 235
后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