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东北大鼓音乐探寻
  • 作 者:张玉梅编著
  • 出 版 社: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1332657
  • 标注页数:761 页
  • PDF页数:77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2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779 ≥76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东北大鼓资料丛书”序言&杨弘 1

序言&丁鸣 1

概述 1

一、东北大鼓的形成与发展 1

二、东北大鼓的唱腔流派 27

三、东北大鼓的演出形式及伴奏乐器 139

四、东北大鼓的音乐构成 144

(一)唱腔与唱词 144

(二)唱腔结构 150

1.[大口调] 151

2.[京韵调] 153

3.[四平调] 156

4.[悲调] 163

5.[四截腔] 170

6.[怯口调] 172

7.[扣调] 179

8.[三截腔] 182

9.[漫西城] 185

10.[十三咳] 187

11.[长恨腔] 189

12.[大清板] 190

13.[四六排连] 192

(三)板腔的连接(转板) 196

1.基本的转板方式 197

(1)平稳过渡 197

(2)突然换板 199

2.典型的转板方式 200

(1)通过间奏转板 200

(2)不通过间奏,直接转板 202

(3)通过过渡句转板 203

3.通用的转板方式 205

(1)大口调转京韵调 205

(2)大口调转悲调 208

(3)四平调转京韵调 210

(4)四平调转怯口调 212

(5)四平调转悲调 215

(6)四平调转四截腔 217

(7)四平调转散板 218

(8)京韵调转四平调 220

(9)京韵调转怯口调 222

(10)京韵调转扣调 223

(11)京韵调转四截腔 225

(12)京韵调转悲调 226

(13)悲调转京韵调 228

(14)悲调转四平调 232

(15)悲调转怯口调 233

(16)四截平调怯口调 236

(四)润腔技巧 237

1.节拍力度与节奏的变化 237

(1)红板 238

(2)黑板 238

(3)过板 238

(4)垛板 239

(5)抢板夺字 239

2.扩充 240

(1)改变音区、扩大音域 240

(2)扩大音程 241

(3)附加乐句 241

(4)扩充句幅 242

3.移位模仿 243

4.离调 243

5.即兴发挥 244

(五)伴奏 244

1.过板音乐 245

(1)前奏 245

(2)引子 248

(3)间奏曲 248

(4)句间曲 249

(5)尾奏 250

2.唱腔伴奏 251

(1)随腔同奏 251

(2)前闪后合 251

(3)环绕加花 252

(4)补空填音 252

(5)紧弹慢唱 253

(6)支声复调 255

(7)固定音型 256

(8)综合技巧运用伴奏 258

3.话白配乐 264

五、东北大鼓的复兴与音乐革新 268

(一)两度兴衰待复兴 268

(二)老树重生须革新 274

六、基本唱腔 286

(一)大口调 286

1.大口调之一(两大口) 286

2.大口调之二(四大口) 287

3.大口调之三(六大口) 289

4.大口调之四(八大口) 290

(二)四平调 294

1.四平调之一(慢板·四平调) 294

2.四平调之二(二六板·四平调) 296

(三)悲调 297

1.悲调之一(慢板·悲调) 297

2.悲调之二(二六板·悲调) 299

(四)扣调 301

1.扣调之一(奉派扣调) 301

2.扣调之二(江北派扣调) 304

(五)京韵调 305

1.京韵调之一(慢板·京韵调) 305

2.京韵调之二(二六板·京韵调) 307

3.京韵调之三(流水板·京韵调) 309

(六)怯口调 311

1.怯口调之一(奉派怯口调) 311

2.怯口调之二(西城派怯口调) 311

(七)四截腔 313

1.四截腔之一(早期四截腔) 313

2.四截腔之二(奉派四截腔) 314

(八)三截腔 315

(九)漫西城 316

(十)十三咳 318

(十一)长恨腔 319

七、唱腔选段 321

1.宝玉探病&刘问霞演唱(奉派) 321

2.金定观星&刘问霞演唱(奉派) 333

3.黛玉望月&朱玺珍演唱(奉派) 339

4.长坂坡&霍树棠演唱(奉派) 345

5.陈兰香翻身&霍树棠演唱(奉派) 376

6.杨靖宇大摆口袋阵&霍树棠演唱(奉派) 390

7.忆真妃&郑奇珍演唱(奉派) 408

8.百年长恨&郑奇珍演唱(奉派) 424

9.打登州&江玉洁演唱(奉派) 434

10.草地红旗&江玉洁演唱(奉派) 456

11.宝玉哭黛玉&严丽华演唱(奉派) 480

12.梁红玉&孙慧文演唱(奉派) 499

13.鲁达除霸&韩曹仲演唱(奉派) 510

14.千里送婴儿&刘兰芳演唱(奉派) 532

15.绕口令&霍大顺演唱(奉派) 548

16.红娘下书&陈仲山演唱(西城派) 561

17.华容道&陈青远演唱(西城派) 574

18.小两口顶嘴&陈青远演唱(西城派) 590

19.王二姐思夫&宋修仁演唱(西城派) 605

20.蒙正归窑&丛宪儒演唱(西城派) 634

21.萧烈闯山&陈丽洁演唱(西城派) 660

22.小拜年&杨丽芳演唱(东城派) 678

23.关公月下审貂蝉&葛荣三演唱(南城派) 697

24.渔夫恨&刘桐玺演唱(江北派) 720

25.跨海收疆&刘桐玺演唱(江北派) 735

附录:行话、俚语选编 750

后记 760

购买PDF格式(2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