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元曲悲剧探微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元曲悲剧探微
  • 作 者:张文澍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01060668
  • 标注页数:277 页
  • PDF页数:29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0 ≥27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节 悲剧观念由来及元曲悲剧存目 1

一、西方悲剧观念之起源、界说及其输入中国 1

二、元曲悲剧现存剧目 5

第二节 元曲悲剧研究现状概述 6

一、关于《窦娥冤》 7

二、关于《赵氏孤儿》 15

三、关于《梧桐雨》 19

四、关于《汉宫秋》 22

五、关于其它元曲悲剧作品 28

第三节 元曲悲剧精神之一般叙述 35

第一节 黑格尔之哲学与悲剧美学观念 37

第二节 叔本华之哲学与悲剧美学观念 46

第三节 黑格尔、叔本华悲剧美学于戏剧研究之意义 69

第四节 王国维悲剧美学及其与叔本华悲剧美学之关系 73

第一节 《窦娥冤》研究(上) 80

一、《窦娥冤》本事——“东海孝妇”之起源与衍生 80

二、元代东海孝妇及于定国故事之广泛流传 88

三、关汉卿对东海孝妇故事之改造 100

第二节 《窦娥冤》研究(下)及其它 105

一、《窦娥冤》之悲剧意义 105

二、《窦娥冤》之悲剧性质 124

三、《窦娥冤》悲剧之价值 130

四、《窦娥冤》《赵氏孤儿》《梧桐雨》《汉宫秋》舞台演出之思考 132

第三节 关于关汉卿及其《单刀会》 135

一、关于关汉卿生活之时代 135

二、关于关汉卿处世之心态 139

三、《单刀会》之文本意义 141

第一节 “赵氏孤儿”本事之演变 144

一、《春秋左传》之“赵氏孤儿”载记 144

二、《史记》之“赵氏孤儿”载记 146

三、《史记》之后历代“赵氏孤儿”本事之流传举要 149

第二节 《赵氏孤儿》杂剧之内容与形式 151

一、《赵氏孤儿》之剧情与结构安排 151

二、《赵氏孤儿》悲剧之性质与精神 157

第三节 《赵氏孤儿》之影响 163

一、《赵氏孤儿》成为当代多剧种保留剧目所反映之民间意识 163

二、中国多数现存演出本已失去原作之悲剧意义 163

三、《赵氏孤儿》及其它元曲悲剧之译介 166

第一节 白朴之生活时代及其身世 171

一、白朴出生前后金朝政局之一般状况 171

二、白朴之家世与身世 174

第二节 《梧桐雨》为白朴个人身世之悲歌 180

一、《长恨歌》《长恨歌传》《梧桐雨》《长生殿》所本史事考辨 180

二、《梧桐雨》之悲剧性质及其局限 185

第三节 《梧桐雨》悲剧之抒情性特征 190

一、《梧桐雨》腰斩《长恨歌》及《传》之特殊涵义 190

二、《梧桐雨》戏剧结构与其悲剧意义 194

第一节 《汉宫秋》研究 198

一、《汉宫秋》题材之来源 198

二、《汉宫秋》之悲剧性质与戏剧结构 200

三、《汉宫秋》之缺憾 204

第二节 《荐福碑》研究 206

一、《荐福碑》杂剧本事考索 206

二、《荐福碑》为元代文人之时代悲剧——《荐福碑》杂剧与马致远散曲思想互证 209

第一节 爱情、婚姻、家庭题材悲剧 213

第二节 史剧躯壳下之伦理道德悲剧 216

一、《疏者下船》杂剧 216

二、《豫让吞炭》杂剧 217

三、《霍光鬼谏》杂剧 219

四、《介子推》杂剧 220

第三节 公案题材悲剧 221

一、《救孝子》杂剧 222

二、《陈州粜米》杂剧 224

三、《灰阑记》杂剧 225

四、《盆儿鬼》杂剧 225

五、《张千替杀妻》杂剧 226

第四节 文人事迹题材悲剧 228

一、《冻苏秦》杂剧 228

二、《贬夜郎》杂剧 228

三、《贬黄州》杂剧 229

第一节 中国古典悲剧特质五说 231

一、悲剧冲突双方显现为绝对善与绝对恶之对立 231

二、卑微小人物得以主人公身份登上悲剧舞台 236

三、女性俨然跻身悲剧主人公之列 237

四、悲剧主人公显示柔弱与坚毅双重性格之统一 239

五、悲剧主人公兼具古典与浪漫之双重艺术特点 242

第二节 中国古典悲剧研究当注意之问题 244

一、所谓“大团圆结局”问题 244

二、悲情宣泄之尺度问题 249

三、中国古典悲剧研究如何参照西方悲剧理论问题 251

四、悲剧与现实之关系问题 252

第三节 结语 256

一、元杂剧演唱之宫调 257

二、元杂剧之演员 259

三、元杂剧舞台之建筑形式 263

参考文献 267

后记 27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