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救赎与超越  中国现当代作家直面苦难精神解读
  • 作 者:卢军著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33319559
  • 标注页数:236 页
  • PDF页数:24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7 ≥23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在刺丛里寻路的独行者——鲁迅《野草》精神的一种解读 1

一、“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 3

二、“桥梁中的一木一石”的寂寞 7

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14

四、《野草》精神的当下意义 20

第二章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书生政治家瞿秋白 23

一、“江南第一燕”改造社会的呼声 23

二、重返文学园地 30

三、独特的自述文本:《多余的话》 37

四、“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47

第三章 神性与人性的糅合——多重宗教文化影响下的许地山 54

一、谋诸宗教的沟通 55

二、“生活就含苦乐两种感觉在里头” 58

三、“人生的目的在人人能够得到安居乐业” 63

第四章 “向后看”中潜藏着“向着未来”的本质——沈从文的“道德重铸” 69

一、“楚人血液给我一种命定的悲剧性” 69

二、对人生充满悲悯和博大的同情 80

三、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88

四、“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 93

第五章 忏悔与超越——基督教文化对石评梅的影响 100

一、用上帝的意志去开辟道路 100

二、永久在忏悔哀痛中的一生 104

三、“我将我最后的希望建在灰烬之上” 110

第六章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勇于直面惨淡人生的萧红 118

一、“说不出的痛苦最痛苦” 118

二、“作家的写作是对着人类的愚昧” 121

三、“人需要为着一种理想而生活着” 127

第七章 悲悯情怀与对“文学的启蒙”传统的坚守——汪曾祺的“随遇而安” 134

一、悲剧意识的觉醒 136

二、“隐伏的悲痛”的书写 142

三、人文理想与民间意识的融合 150

四、民间生命韧性的张扬 158

第八章 尘埃落定后的别样审视——杨绛笔下的“文革”时期 162

一、对动荡岁月“只据事纪实”的存在还原 163

二、着隐身衣窥探“好个新奇的世界” 167

三、人生的苦乐取决于“心游”境界的高低 173

四、每一朵乌云都有一道金边 181

第九章 悲剧不仅是哀痛的,而且是光辉的——张中晓与《无梦楼随笔》 185

一、“对现实保持清醒,本身就是苦难” 187

二、“一切美好的东西必须体现在个人身上” 190

三、对封建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 194

四、“一时的失败,不会毁掉一个坚强的人” 199

第十章 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史铁生的生存美学 203

一、要为活着找个充分的理由 204

二、“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 207

三、“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存在” 210

第十一章 福柯生存美学的践行者——陈丹燕的《上海的金枝玉叶》 217

一、尊重的是个体在生活中的权利 218

二、从悲惨的深渊中可以跃现出新的生命 221

三、虽“坐销岁月于幽忧困菀之下”而生趣未失 225

四、“波丽安娜”精神的启迪 228

参考文献 232

后记 23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