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黄松筠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06058035
- 标注页数:220 页
- PDF页数:24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4 ≥22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形成 3
一、商代侯国与西周封国的本质不同 3
二、西周分封诸侯的历史背景 6
三、西周分封制度的基本内容 7
四、西周分封制度的历史作用 13
五、春秋战国采邑制与封君制 17
六、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初步形成 22
第二章 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确立 26
一、秦王朝对分封制度的摈弃 26
二、西汉初年大封同姓诸侯王 28
三、七国之乱与诸王不得治民 30
四、两汉境内属国与比郡属国 35
五、两汉都护管理的藩属政权 39
六、两汉边郡边县的藩属政权 45
七、魏晋及南北朝的都护制度 48
八、古代藩属理论体系的形成 49
九、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确立 55
第三章 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创新 57
一、唐代初年边疆的严峻局势 57
二、朝廷有关分封的一场议论 59
三、塞北边疆所建立的都督府 60
四、都护府在四方边疆的建立 63
五、都护府机构的官员及职责 70
六、唐代藩属理论与民族政策 73
七、唐朝时期的境内外诸属国 80
八、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创新 83
第四章 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强化 88
一、畏兀儿亦都护与高丽、安南 88
二、总制院与乌斯藏三路宣慰司 92
三、土司制度在云南地区的创立 94
四、明边疆形势与大封同姓藩王 96
五、建文帝削藩与燕王北平起兵 100
六、北线都司卫所与长城、九边 102
七、朵甘、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 110
八、西南土司制度的发展与控制 113
九、明朝属国朝鲜、安南、琉球 115
十、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强化 119
第五章 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完备 121
一、统一黑龙江流域与黑龙江八旗 121
二、绥定漠南蒙古与创立盟旗制度 126
三、平定三藩叛乱和收复宝岛台湾 129
四、战败噶尔丹与外蒙扎萨克制度 133
五、乌里雅苏台与驻扎制度的建立 136
六、安定西藏以及达赖与驻藏大臣 137
七、底定准噶尔、回疆与伊犁将军 140
八、改土归流以及大小金川的战争 144
九、黑龙江及乌苏里江的噶珊制度 148
十、朝鲜琉球越南暹罗缅甸五属国 151
十一、理藩院的设置、职能及其意义 158
十二、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的完备 160
第六章 中国古代藩属制度实质是国家政体说 165
一、藩属制是对君主政体王权的一种确认 165
二、藩属国是王朝地方政权另类构成形式 167
三、藩属制度是君主专制政体的重要内容 169
四、古代政体中藩属制度的三大基本特征 172
第七章 中国古代政体的一朝(国)两制 174
一、一朝(国)两制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度 174
二、藩属制度之下的一朝两制与一国两制 176
三、一朝(国)两制的依据、目的及后果 178
第八章 藩属制度下的地方自治与民族自治 182
一、西周分封制度下的地方自治与民族自治 182
二、历代藩属制度下的地方自治与民族自治 184
三、藩属自治的意义及后果 188
第九章 藩卫内向是藩属制度固有的属性 191
一、分封诸侯与建立藩属国的预期目的 191
二、从古代藩属理论看藩属制度的藩卫内向 193
三、万里长城向世人所展示的藩卫内向 196
四、从藩属制与殖民制的对立看藩卫内向 197
第十章 藩属制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199
一、分封制度加速了中原华夏民族的形成 199
二、一朝两制有益于周边民族的社会发展 201
三、民族自治增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 203
四、藩卫内向客观上促成了中华民族形成 205
第十一章 藩属制度的其他几个理论问题 209
一、藩属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09
二、藩属实体·藩属制度·藩属理论 210
三、内藩与外藩 210
四、藩属制度与睦邻政策 211
参考文献 217
后记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