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文版AutoCAD 2008标准教程
  • 作 者:崔建成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08365747
  • 标注页数:243 页
  • PDF页数:25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2 ≥24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绪论 2

1.1 概述 2

1.1.1 计算机绘图系统的构成 2

1.1.2 硬件 2

1.1.3 软件 3

1.2 AutoCAD的工作环境 5

1.2.1 AutoCAD绘图系统的主界面 5

1.2.2 AutoCAD绘图系统的命令输入方式 7

1.2.3 AutoCAD绘图系统中的坐标输入方式 8

1.2.4 AutoCAD绘图系统中选取图素的方式 9

1.2.5 AutoCAD绘图系统中功能键的作用 10

1.2.6 关于AutoCAD的几点说明 12

1.3 本章小结 12

1.4 思考题 12

第2章 基础命令 14

2.1 AutoCAD的文件操作 14

2.1.1 新建文件(New) 14

2.1.2 打开文件(Open) 14

2.1.3 关闭文件(Close) 15

2.1.4 存盘(Save) 15

2.1.5 另存为(Save as) 15

2.2 AutoCAD绘图前视图的准备 15

2.2.1 绘图界限(Limits) 15

2.2.2 缩放(Zoom) 16

2.2.3 平移(Pan) 17

2.2.4 航空/鸟瞰视图(Aerial View) 18

2.2.5 平铺视口 19

2.3 AutoCAD绘图的基本知识 21

2.3.1 图层(Layer) 21

2.3.2 颜色(Color) 22

2.3.3 线型(Linetype) 23

2.3.4 线型比例(Ltscale) 24

2.3.5 线型宽度(Lineweight) 24

2.3.6 单位(Units) 25

2.3.7 设置参数选项 25

2.3.8 AutoCAD设计中心的功能 25

2.4 本章小结 26

2.5 思考题 26

第3章 AutoCAD的绘图命令 28

3.1 绘图辅助命令 28

3.1.1 设置捕捉栅格和栅格点(Snap and Grid) 28

3.1.2 设置极轴追踪(Polar Tracking) 29

3.1.3 设置对象捕捉(Osnap) 30

3.1.4 运行捕捉(Snaping) 31

3.1.5 正交(Ortho) 31

3.2 线的绘制 31

3.2.1 直线(Line) 31

3.2.2 射线(Ray) 34

3.2.3 构造线(Construction Line) 34

3.3 多边形的绘制 35

3.4 正多边形(Polygon) 36

3.5 圆弧及圆的绘制 37

3.5.1 圆弧(Arc) 37

3.5.2 圆(Circle) 38

3.5.3 圆环(Donut) 40

3.5.4 椭圆(Ellipse) 41

3.6 图块及插入 42

3.7 本章小结 43

第4章 AutoCAD的编辑修改命令 50

4.1 AutoCAD的编辑命令 50

4.1.1 删除(Erase) 50

4.1.2 复制(Copy) 50

4.1.3 镜像(Mirror) 51

4.1.4 偏移(Offset) 51

4.1.5 阵列(Array) 52

4.1.6 移动(Move) 56

4.1.7 旋转(Rotate) 56

4.2 AutoCAD的修改命令 57

4.2.1 缩放(Scale) 57

4.2.2 拉伸(Stretch) 58

4.2.3 拉长(Lengthen) 59

4.2.4 修剪(Trim) 59

4.2.5 延伸(Extend) 61

4.2.6 打断(Break) 61

4.2.7 倒角(Chamfer) 63

4.2.8 圆角(Fillet) 63

4.2.9 特性修改(Properties) 64

4.2.10 分解(Explode) 65

4.3 本章小结 66

第5章 设置命令 76

5.1 字体的设置 76

5.1.1 设置字体(Text Style) 76

5.1.2 多行文字(Text) 77

5.1.3 单行文字(Single Text) 79

5.1.4 修改文字(Textedit) 80

5.2 点的设置 81

5.2.1 点的类型(Point Style)与画点(Point) 81

5.2.2 定数等分(Divide) 81

5.2.3 定距等分(Measure) 82

5.3 多线的设置 82

5.3.1 设置多线(Multilines Style) 83

5.3.2 绘制(Multilines)多线 84

5.3.3 修改(Mledit)多线 85

5.3.4 样条曲线(Spline) 86

5.3.5 修改样条曲线(Splinedit) 86

5.4 多段线及剖面线的设置 87

5.4.1 多段线(Pline) 87

5.4.2 修改多段线(Pedit) 88

5.4.3 填充图案/剖面线(Hatch) 89

5.4.4 修改剖面线(Hatchedit) 91

5.5 本章小结 91

第6章 尺寸标注 97

6.1 各种尺寸标注的方法 97

6.1.1 尺寸标注样式(Dim Style) 97

6.1.2 快速标注(QDIM) 100

6.1.3 线性尺寸(Linear) 101

6.1.4 对齐尺寸(Aligned) 101

6.1.5 坐标尺寸标注(Ordinate) 103

6.1.6 半径尺寸(Radius) 104

6.1.7 直径尺寸(Diameter) 105

6.1.8 角度尺寸(Angular) 105

6.1.9 基线尺寸(Baseline) 106

6.1.10 连续尺寸(Continue) 107

6.1.11 旁注尺寸或引导线标注(Leader) 108

6.1.12 圆心标注(Center) 109

6.2 尺寸标注的修改 110

6.2.1 修改尺寸标注(Oblique) 110

6.2.2 修改尺寸文本位置(Dimtedit) 111

6.3 公差的标注 112

6.3.1 尺寸公差 112

6.3.2 形位公差(Tolerance) 113

6.4 本章小结 115

第7章 辅助命令 122

7.1 查询命令简介 122

7.1.1 查询距离(Distance) 122

7.1.2 查询面积(Area) 122

7.1.3 查询质量特性(Mass Properties) 123

7.1.4 查询点的坐标(ID Point) 124

7.1.5 查询列表(List) 125

7.1.6 查询时间(Time) 126

7.1.7 查询状态(Status) 127

7.1.8 查询系统变量(Setvar) 128

7.2 边界与面域 129

7.2.1 边界(Boundary) 129

7.2.2 面域(Region) 130

7.3 幻灯设置 131

7.4 常用编辑命令 133

7.4.1 拼写(Spell) 133

7.4.2 复制(Copy) 134

7.4.3 取消(Undo) 134

7.4.4 恢复(Redo) 135

7.4.5 出图 135

7.4.6 输出(Export) 136

7.5 本章小结 137

第8章 三维立体造型原理及概述 140

8.1 原理及概述 140

8.1.1 水平厚度(Elev) 140

8.1.2 厚度(Thickness) 141

8.1.3 三维多段/复合线(3D Polyline) 141

8.2 三维显示方式 142

8.2.1 着色(Shade) 142

8.2.2 渲染(Render) 142

8.2.3 消隐(Hide) 145

8.2.4 坐标系变换(UCS) 145

8.2.5 三维动态观察器(3D Orbit) 147

8.3 其他三维设置 148

8.3.1 视窗(口)变换(Viewports) 148

8.3.2 模型空间(Model Space(Tiled))、图纸空间(Paper Space)与布局(Layout) 149

8.3.3 模型兼容空间(Model Space)与(Floating)浮动视口 150

8.3.4 三维视图变换(3D Views) 152

8.4 本章小结 153

第9章 实体制作命令 156

9.1 基本实体制作 156

9.1.1 长方体(Box) 156

9.1.2 球体(Sphere) 156

9.1.3 圆柱体(Cylinder) 157

9.1.4 圆锥体(Cone) 158

9.1.5 楔形体(Wedge) 158

9.1.6 圆环体(Torus) 159

9.2 复杂实体制作 160

9.2.1 平面曲面(Planesurf) 160

9.2.2 三维面(3D Face) 160

9.2.3 三维网格(3D Mesh) 161

9.2.4 拉伸体(Extrude) 161

9.2.5 旋转(Revolve) 162

9.2.6 扫掠(Sweep) 163

9.2.7 放样(Loft) 163

9.3 本章小结 164

第10章 实体修改命令 170

10.1 布尔运算 170

10.1.1 并集(Union) 170

10.1.2 差集(Subtract) 170

10.1.3 交集(Intersect/Interference) 171

10.2 实体面的修改 171

10.2.1 实体面的拉伸(Extrude Faces) 171

10.2.2 实体面的移动(Move Faces) 172

10.2.3 实体面的等距偏移(Offset Faces) 173

10.2.4 实体面的删除(Delete Faces) 173

10.2.5 实体面的旋转(Rotate Faces) 174

10.2.6 实体面的倾斜(Taper Faces) 174

10.2.7 实体面的复制(Copy Faces) 175

10.2.8 实体面颜色的改变(Color Faces) 175

10.3 实体边的修改 175

10.3.1 复制实体的边(Copy Edges) 175

10.3.2 实体边的颜色修改(Color Edges) 176

10.4 实体的编辑 176

10.4.1 实体的压印(Imprint) 176

10.4.2 实体的清除(Clean) 177

10.4.3 实体的有效性检查(Check) 177

10.4.4 实体的抽壳(Shell) 177

10.4.5 实体的分割(Separate) 178

10.4.6 圆角(Fillet) 178

10.4.7 倒角(Chamfer) 179

10.5 实体三维操作 179

10.5.1 三维移动(3D MOVE) 179

10.5.2 三维阵列(3D Array) 179

10.5.3 三维镜像(Mirror 3D) 181

10.5.4 三维旋转(Rotate 3D) 181

10.5.5 对齐(Align) 182

10.6 本章小结 182

第11章 综合练习 188

11.1 二维机械制图实例讲解 188

11.1.1 绘制电路图 188

11.1.2 绘制压力表 189

11.1.3 绘制挂档拨叉 194

11.1.4 机械装配图绘制 199

11.2 二维建筑制图实例讲解 210

11.2.1 绘制洗手盆平面图 210

11.2.2 建筑平面图实例 215

11.3 三维实体实例讲解 230

11.3.1 绘制六角螺母 230

11.3.2 轴承支座 233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