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潘纯琳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10887629
- 标注页数:318 页
- PDF页数:32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9 ≥31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空间、新文化地理学与V.S.奈保尔 1
第一章 奈保尔其人其作 17
第一节 以写作为生的奈保尔 20
第二节 跨越地域性的写作 29
第三节 奈保尔研究现状 34
第二章 空间记忆的并置 65
第一节 查瓜纳斯:散居记忆 67
第二节 西班牙港:殖民记忆 71
第三节 伦敦:都市记忆 76
第三章 空间观念的建构 84
第一节 空间的本质:社会建构的产物 86
第二节 空间的历史:历史书写的产物 90
第三节 否定性空间:生产流亡者的机器 93
第四章 空间立场的设定 99
第一节 西印度移民立场 102
第二节 流亡立场 108
第三节 旅行立场 113
第五章 空间体验的传达 122
第一节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居无定所 123
第二节 《河湾》:丧失家园 128
第三节 《效颦者》:遭遇伦敦 136
第六章 空间化叙述策略的运用 144
第一节 《米格尔街》:简化叙述 144
第二节 《神秘的按摩师》:互文关联 155
第三节 《抵达之谜》:杂糅呈现 160
第四节 《半生》与《魔种》:情节空间化 169
结语:空间分析视角对奈保尔研究的意义 173
余论:中国学界对空间理论的回应 182
附录 184
附录1:奈保尔著作年表(1957—2004) 184
附录2:国外奈保尔研究文献 201
附录3:国内奈保尔研究文献 283
附录4:奈保尔研究的电子、音像及图片资料 303
参考文献 309
致谢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