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训诂学纲要pdf电子书下载 > 语言文字
训诂学纲要
  • 作 者:赵振铎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6594965
  • 标注页数:335 页
  • PDF页数:34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5 ≥33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言 1

一、训、诂和训诂 1

二、训诂学的对象和任务 4

三、训诂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 9

四、为什么要学习训诂学 11

五、怎样学习训诂学 17

第二章 训诂学的流别和体制 23

一、训诂的萌芽和递嬗 23

二、古书注释 28

三、辞书 34

四、古书的注释和辞书的关系 37

五、读书笔记 40

第三章 训诂用语 47

一、训诂用语的特征 47

二、训诂用语举要 50

三、训诂术语规范和新术语的确立 79

第四章 以形索义 84

一、汉字的特征与训诂 84

二、小篆的分析与形训 86

三、形声字和义类 91

四、古文字分析在训诂中的作用 96

五、使用形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00

第五章 因声求义(上) 106

一、早期的声训 106

二、右文说 110

三、一声之转 115

第六章 因声求义(下) 125

一、破假借 125

二、明连语 139

三、探语源 143

四、求词族 147

第七章 释义诸法 153

一、利用辞书 155

二、勾稽旧注 160

三、对比文句 164

四、参考异文 169

五、印证方言 173

第八章 同训 180

一、训诂中的同训现象 180

二、二训同条 183

三、同训辨析 186

四、同训和同义词 192

第九章 反训 201

一、训诂中的反训现象 201

二、美恶同辞 204

三、施受同辞 208

四、正反同辞 211

五、反训和反义词 215

第十章 词义引申 221

一、意义演变的基本方式 221

二、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224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 228

四、同步引申 233

第十一章 译语 238

一、古书裹面的译语 238

二、译语简史 241

三、研究译语的方法 245

四、训诂学上的新课题 250

第十二章 训诂和语法 256

一、传统训诂学对于语法现象的观察 256

二、前代学者语法分析的局限性 269

三、语法分析的新思考 272

第十三章 古书辞例 278

一、对文 278

二、互文 282

三、变文 287

四、连类而及 290

五、数词活用 295

第十四章 训诂和文化 305

一、天文和地理 305

二、衣、食、住、行 309

三、典章制度 319

第十五章 结束语 324

一、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324

二、语言的社会性 328

三、语言是发展的 330

后记 334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